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智慧带我们回到童年”。小孩子的眼睛如波光粼粼的湖面,清澈的一尘不染;小孩子的心灵未受世俗价值的污染,最接近上帝传达的美之内涵。大人们常常会小瞧孩子的观点,但其实他们有敏锐的洞见。大人们通过周游来认识世界,但小孩子看到一朵花、一粒沙、一滴雨、一片雪,便能感受到万物生长、宇宙洪荒;大人们满口谈爱,却踟蹰着怎么去爱,而小孩子呢,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的洋娃娃、机器人小兵,还有家养的小狗汪汪。大人们是聪明的,而小孩子却是智慧的。别小瞧“不懂什么的小屁孩”,听听他们讲话,会发现他们是真正得生活家、哲学家、爱的专家! 不要随便瞧不起小孩 文/月亮和六便士 新浪博客主 原文刊载于月亮和六便士的博客 “我的女儿有思想了。” “你女儿多大?” “一岁!” 餐座上的人们全笑了。 那些没有BABY的成年人们讥笑他过于自夸,即使他讲了一些细节故事来证明孩子是有思想的或者是有想法并能明确表达的,人们仍然觉得那些故事是真的,但是不一定要如他那样解释。 一年前,我们一行五人驾车从德州赶回北京的路上,一位四十多岁的某杂志社长由衷地赞叹他的儿子,“我儿子可有思想了。”那时,他的儿子仅仅五个月。没有人相信他的话,只相信他太过爱儿子了。 五年前,我常常俯身看着婴儿床里那个小婴儿,他戴着白底小蓝花的小软帽子,穿着白底小蓝花的小软和服,细长的大眼睛黑亮黑亮的,像一个小精灵,通常在他安静的时候,我会长久地看着,心里即惊讶又悲伤,我看着那小小的BABY望向天花板或者任何一个方向的眼神是那么深远、深沉。 那种时刻,我真的觉得他是有思想的,因为不能说话,更让我感受到一种非凡的神秘。我确信这是谁送来的最宝贵的礼物,这是对我人生善意付出的最大回馈。 现在,他五岁了。接受了一些大人的思想,并且能够独立观察和分析,但是,也有些他解释不清楚的本能。 那天在小公园,他见到了他的美术老师,清华大学毕业的梅老师非常美丽,大大的眼睛很清正,一张清秀的娃娃脸,为了她的小BABY,她选择在家里、和其他两个小区开设美术班,每天有两个班,每周的每天都有课,我的宝贝只能在周三、周五晚上去梅老师的画室学习儿童画。 在梅老师眼里,他是个软硬不吃的淘气孩子,我们必须准点接准点送,以免扰乱画室的秩序。记得第一次送他去画室时,我们告诉他这是梅老师,他笑着大声问候:“丑老师好!” 那个周六上午在公园里见到梅老师带着她的孩子晒太阳。他羞涩地一笑一低头也没打招呼牵着我的手就过去了。 “妈妈,我今天怎么会看见梅老师啊?要是知道她每天几点在这里,我就每天都在那个时间下来看她。” “你为什么想看她呢?” “因为……因为我喜欢她呀!” “为什么喜欢她呀?” “我也不知道,我多想天天看见她呀!” “因为她漂亮吧。” “对”。说完,他蹦蹦跳跳跑了,我心里很高兴,儿子的审美看起来一点问题也没有。他评价过他的一位小朋友的妈妈脸型有点方,另一位的妈妈头有些方,而他的班主任长相还行吧。还曾为他最喜欢的一位小女孩不和他玩只和另一位男孩玩哭了。不过,他几乎喜欢一切他接触过的人,即使有些老师对他曾严厉过,但是,他的回答永远都是,“我喜欢世界上一切的好人。我也喜欢他,他骂我,我心里很难过,痒痒的,不过,他也是为了我好呀!”太博爱了,当年我和他爸爸给他取名字时,名字中蕴含的意义之一就是爱尘世,恩泽一切。想想,做父母的心真是大呀。 我还记得自己4——5岁时喜欢一位女老师,那时觉得她漂亮还温柔,我常去她家就是为见到她。 那天,见完梅老师,在回家路上我们碰到了他的小同学正在一个荫凉处与他的奶奶下象棋,我的宝贝对象棋知晓一二,而在对他小同学对棋过程中,他的小同学明显知晓三和四。回到家我有些失落地对他的爸爸说,“哎,你看他的小同学奶奶带的多好,还会下象棋,而宝贝却没这个幸运啊。” 正在旁边阳台上玩他的玩具的宝贝听到后,对着我说,“妈妈,你不是说过么,不要羡慕别人,如果羡慕别人,身边拥有的好的东西,也会失去的。”我听了惊讶地愣住了。是的,我可能和他讲过这个道理,但是,那只是道理,而现实中我却没做到,但是他已印在脑海中。他喜欢那些带有哲理的话,常常无意中就会把这些哲理拿出来教育我们。 是的,没什么可羡慕的。最后,那个男孩哭着搅乱了棋局,因为两个小哥哥加入,使他必输无疑,小男孩无法面对输的结局,大哭着必须让奶奶把棋收走。奶奶转头问宝贝:“你输了也哭么?” “我不哭,等我长成像小哥哥这么大,增长本领,我就能打败他们。” “我和我爸爸下围棋,总是下不过他,我有时哭有时不哭。不过,有的时候我也赢,我心里知道那是爸爸故意让着我的。” 站在旁边的我,拉着他软乎乎的小手,感受到一个健康的宝贝的明亮。 吃过午饭,他的爸爸又开始躺在沙发上了。可能心里也有内疚,连续问了我三遍,“我们是现在就去钓鱼,还是一会儿去。” 在阳台上玩玩具的他一边玩着一边说,“哼,我都知道你这么问是什么意思,你想睡觉。” 他爸爸躺在沙发上和我对视了一下,心里都在说,“不可小瞧5岁的他,分析能力很强啊。” 他的爸爸就是想睡觉啊。 面对5岁的他,大人的行为举行都要注意了。因为,身边有个小小的观察家,他有一颗透明而易感的心,他看到一时,开始想到二,甚至可以想到三了。你有时觉得他没看到或者没听到,可能事实并不是这样,他不但听到了看到了记住了,而且有可能成为他悲伤或者高兴或者认知世界的巨大背景。 (原文略有删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