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塔倒庙塌千年古迹一朝逝 尼泊尔地震成文化浩劫

 shisanzhi 2015-04-29

加德满都圣城古蹟地震前后对比图 互联网

  大公网4月28日讯 据美联社、《纽约时报》消息,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附近发生大地震,造成超过3000人死亡,这座城市历史悠久的中心城区部分被夷为平地。截至26日傍晚,强震共计损毁了14座重点古建筑,其中12座为世界文化遗产,大部分为完全坍塌,重建时间预计长达5至10年。

  在遭受强震重创前,加德满都谷地的古建筑早已濒危,震后被损毁建筑修復难度极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管波克娃近日在声明中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准备协助尼泊尔从“巨大的灾损中重建,包括历史遗迹及加德满都谷地的建筑”。

  砖木结构本不牢固

  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是著名旅游胜地,主要包括加德满都和帕坦、巴德岗三座城市,距震央不足百公里的加德满都谷地在此次地震和多次强余震中饱受蹂躏。

  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曾晓泉副教授介绍说“震后坍塌的都是砖木结构古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类似,尼泊尔古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纯木结构抗震性能会好一些,因为砖的受力形式不是太好,抗震性就比较弱。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张鹏介绍,现在新建筑设计寿命一般是50年或100年,而文物建筑可能已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地震对建筑来说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在尼泊尔的寺庙,大部分只有三到五层楼那么高。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最震惊的建筑损失是九层的达拉哈拉塔。此塔于1832年受女王之命修建,最近重新对公众开放,游客可以从一个狭窄的螺旋楼梯攀登而上,抵达一个大约距离地面约60米的观景平台。该塔墙壁由砖块建成,厚度约为1.5英尺,地震发生时墙体崩塌。

  震前已被列入濒危名单

  其实,早在1979年,加德满都谷地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保护状况一直令人担忧,没有因为入录而得到改善。由于城市化发展,谷地内一些重要的建筑和纪念物不是被拆除,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维护而倒塌,一些历史遗迹里毫无节制地建造了许多新的建筑和道路,特别是由于施工者多是缺乏专业技术的人员,一些古建筑在修復的过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国际古蹟遗址理事会用了整整十年,说服尼泊尔政府同意,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

  专家指,虽然现在已经发展出了一些新的结构加固技术来减小地震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但这种加固工程也必须考虑到不改变或损害文物建筑原有的特徵和要素,可惜的是,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方面是存在冲突的。除此之外,给文物做抗震处理目前来讲耗费是非常大的,甚至比再建一个建筑的耗费都要大,而尼泊尔及其他想要帮助该国的国际文物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受制于资金不足。

  灾场自拍惹不满

  文化古蹟的消逝让人唏嘘不已,摄影师兼作家什雷斯塔这些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老城区内,他说,自己仍然无法接受多处古蹟被夷为平地的事实,他说,“前一天夜里,从我的露台还能看到那座九层塔。今天我再来到这里,只剩下瓦砾一摊。”

  救援人员继续挖掘被九层塔埋住的死伤者。不过,亦不断有人来到这个倒塌的地点,以手机 自拍相片,或为朋友拍摄留念。他们的行为令到在场挖掘的人员深感愤慨,有救援人员就指责自拍的人是地震游客,顾着自拍而不明白眼前的一场灾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