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胞凋亡 你真的懂吗?

 renxm412 2015-04-29

导读

你真的懂凋亡吗?细胞的一生犹如似秋叶的凋零,告别生命的辉煌;难以计数的攻击、诱导,轻启着道道程序逼细胞步步走向生命的末端;活性氧处处肆虐,钙波涛惊石裂岸,线粒体把生命之光一点一点拧淡。本期,我们就来聊聊细胞凋亡。

凋亡那些事

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 απ?πτωσι?,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病理性因素引起。而细胞坏死则主要为缺氧造成,两者可以很容易通过观察区分开来。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缩小,DNA被核酸内切酶降解成180bp-200bp片段属于有层次之断裂,(可以通过凝胶电泳证明),而细胞坏死时,细胞肿胀,细胞膜被破坏,通透性改变。细胞器散落到细胞间质,需要巨噬细胞去清除,结果是该局部组织发炎。相比起细胞坏死,细胞凋亡是更常见的细胞死亡形式 ...


 

细胞凋亡检测手段

TUNEL细胞凋亡检测程序


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是用来检测组织细胞在凋亡早期过程中细胞核DNA的断裂情况,其原理是生物素biotinylate标记的dUTP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 Enzyme)的作用下,可以连接到凋亡细胞中断裂DNA的3’-OH末端,并与连接辣根过氧化酶(HRP,horse-radish peroxidase)的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特异性结合,后者又与POD底物H2O2、二氨基联苯胺(DAB)产生深棕色反应,特异准确地定位正在凋亡的细胞,因而在光学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凋亡细胞;由于正常的或正在增殖的细胞几乎没有DNA断裂,因而没有3‘-OH形成,很少能够被染色 ...



电子显微镜检测法检测细胞凋亡


具有凋亡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后,可在扫描或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凋亡小体”,该小体系由细胞膜卷曲、脱落形成的小泡,其内包含有完整的细胞器及核片段。这种小体易被巨噬细胞、上皮细胞等吞噬,借以清除正常发育过程中死亡的细胞。细胞坏死则无此小体形成。但是并非所有发生程序性死亡的细胞皆形成凋亡小体...


Caspase 3 活性测定(FIENA法)检测细胞凋亡


Caspase3 的激活在凋亡过程的细胞事件启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有证据表明,在蛋白酶级联切割过程中,Caspase 3处于核心位置。本法运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flurometric immunosorbent enzyme assay, FIENA)的原理, Caspase3激活后会作用于其特异的底物:乙酰化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酰胺(Ac-DEVD),如将Ac-DEVD与荧光素连接(Ac-DEVD-AFC),即会产生荧光裂解产物AFC,而且caspase3的活性与Ac-DEVD-AFC的分解量或自由荧光产生荧光的强弱成正比。本法可用于各种培养细胞凋亡诱导研究,而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特异性的抗caspase 3单克隆抗体),与其他已知的caspases无交叉反应...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Annexin V/PI双染色法


细胞凋亡早期改变发生在细胞膜表面,目前早期识别仍有困难。这些细胞膜表面的改变之一是磷脂酰丝氨酸(PS)从细胞膜内转移到细胞膜外,使PS暴露在细胞膜外表面。PS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磷脂,正常主要存在于细胞膜的内面,在细胞发生凋亡时细胞膜上的这种磷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被破坏而使PS暴露在细胞膜外。Annexin V是一种Ca+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最初发现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抗凝血特性的血管蛋白,Annexin V具有易于结合到磷脂类如PS的特性。对PS有高度的亲和性 ...

 

相关研究动态


PNAS:施一公院士发表凋亡研究新成果


日前,来自清华大学的施一公院士与他的同事们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Apaf-1凋亡体(apoptosome)激活caspase-9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PNAS》杂志上。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在一定发育阶段由基因调控的、自主的、有序的死亡过程,它对于组织进化、器官发育和机体自身稳定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凋亡失调与肿瘤、神经变性、自身免疫疾病、心脏病和其他一些功能紊乱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凋亡作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引起人类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



Nature:细胞凋亡“殃及池鱼”


由法国的三个主要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科研小组发现,细胞凋亡对其周围组织的影响比之前预期的要多,这种细胞变化会引发细胞组织更多变化。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22日Nature杂志在线版上。这项研究描述了一个正经历细胞死亡的荧光肌球蛋白如何变化的,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个过程中还出现了上皮细胞折叠变化。 许多年来,生物学家认为当细胞死亡(或者凋亡)的时候,它们就是简单收缩,分解和消失。近期的研究发现这个过程实际上还存在许多内容,并且这一过程依赖于其在机体中出现的位置。...


Cell:中国科学家发现蛋白激酶IKK抑制细胞凋亡“非经典模型”


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林安宁研究团队最近修改了为时15年的蛋白激酶IKK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细胞凋亡的理论,揭示了TNF不仅能调控细胞膜受体介导的凋亡通路,还能调控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提出IKK抑制细胞凋亡的非经典模型。为炎症和炎症诱导的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相关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上...



PNAS: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布凋亡检测新技术


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单位组建的国际研究团队,在《PNAS》发表了采用新型环化HSV1-TK 分子探针PET成像活体实时动态监测细胞凋亡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