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价校服由公正招标而来?

 昵称12879733 2015-04-29

  屈正州

  聚焦

  东莞外国语学校发放的校服有12种不同季节的衣服,共有18件,费用需2180元。该校一位负责管理校服事宜的老师证实事情属实,但这名老师称校服价格是由市教育局联合多部门招标确定的。( 相关新闻详见今日本报A21版)

  一年也就四季,东莞外国语学校却给学生发放了12种不同季节的校服,这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悉心关爱吗?东莞位于南方,四季的过渡与区分并不明显,一下给学生发放了12种共18件衣服,学生能穿得过来吗?尤其是价格,一件210元的校服毛衣就跟别校学生一套校服的价格差不多了。

  这就难免令人疑惑,这高价校服是怎么来的?按校方和供货企业的解释,校服的单价是按当地教育局的相关标准执行的,单价如此,为什么要定购这么多套校服?更值得关注的是,依据当地多部门印发的《东莞市规范中小学学生服管理办法》,学生服定点供应企业由市教育局委托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这家服装企业到底经过了哪些法定的公开程序,才在竞标中胜出,成功揽下全市38所直属学校的校服供应?实行招投标制度的本义,就是要通过公平的市场化运作,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180元的高价校服,显然并没有达到招标的目的,这其中到底有无不可示人的猫腻,需要相关部门予以彻查。

  实际上,根据教育部《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学校实施采购校服、订购教辅材料、组织活动、代收费用等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做出决定。可见,校方在校服订购上征求家长意见,也是一项法定义务。

  表面上看,校服是服装问题,实质却是经济问题、利益问题。向学生兜售高价校服,究其实质就是侵害学生利益,属于一种变相的乱收费。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机构,违规甚至为牟利而侵害广大学生利益,不仅令教育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又何以向学生传递规则、诚信、公正等价值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