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税务机关应跟进“互联网+”

 江湖一飘168 2015-04-30
税务机关应跟进“互联网+”
2015-04-17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马泽方      

  税务机关必须跟进“互联网+”,打造互联网+传统税务机关的新格局,使税务机关变为电子税务局+风险管理的模式,既减轻纳税人负担,又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何为“互联网+”?简言之,就是互联网+传统产业。笔者认为,要实现税收现代化,税务机关必须与时俱进,跟进“互联网+”,打造互联网+传统税务机关的新格局。“互联网+”就是转变传统征管观念,放弃事前不该管的,集中力量加强事后管理。传统税务机关的职责大致有纳税申报、纳税服务、涉税审批、日常管理、税务检查、税务稽查等内容,引入“互联网+”,可使税务机关变为电子税务局+风险管理的模式。
  
  电子税务局:让纳税人办税如同网上购物一样便捷
  
  传统税务机关大量人力资源集中在办税服务厅和管理所(分局),随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新成立企业呈井喷式增长,而税务人员数量并没有增长,办税服务厅不堪重负。税收管理员一人管理几百户企业十分常见,各种事务性工作应接不暇,不可能专心从事税收管理,导致征管质量不高。
  
  在简政放权方面,税务机关走在了前列,大量的涉税事项不再审批,很多原来十几个工作日才能办结的审批项目在办税服务厅就可以当场办结,纳税人充分享受到快捷、便利的服务。笔者认为,如实申报、缴纳税款是纳税人的义务,应还责于纳税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应阻止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申请退税等相关政策,税务机关拥有事后管理的权力。
  
  正如电子银行减少了储户跑银行一样,电子税务局的目的是减少纳税人跑税务局。所有涉税事项都可以通过网络办理,使纳税人能够随时随地网上纳税,不再需要去实体税务机关排队。电子税务局功能可涵盖网上申报各种税费、网上办理涉税事项、网上采集财务数据、网上税源直报、涉税查询和纳税咨询等。纳税人信息一次采集,全程使用,多项业务免填单,同城通办,电子纳税申报,税费缴款渠道多样,可通过支付宝、财付通和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手段随时支付,必要的涉税资料可扫描上传,领购发票如在淘宝购物等。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开发手机客户端使用软件,纳税人在手机上就可以精准接收个性化涉税信息和最新政策,实现无处不在的纳税服务。电子税务局就是要使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如同网上购物一样便捷。
  
  总之,电子税务局的使用,使纳税人不再频繁地往返税务机关,降低纳税成本,减轻办税服务厅工作负担。
  
  风险管理:利用大数据应对税收风险
  
  当然,简政放权不是一放了之,更不意味着放弃管理,而是由以前的事前管理变为事中和事后管理。简政放权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纳税人负担,但同时也带来税收风险。有的纳税人是由于对税法理解不够、对政策了解不清等非主观故意导致的税收风险,也有少数纳税人趁放松审批之机违法犯罪,造成税款流失。因此,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必须实施税收风险管理。
  
  传统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人海战术、手工查税,现代风险管理的基础是大数据。自2003年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上线以来,税务机关积累了海量数据,但仍然感觉可用数据少。一方面,税务机关内部没有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大量涉税数据沉睡在税务机关的系统里,税收数据标准不一,数据项目不全,数据质量不高,数据的有效集中和高效应用不到位,很多数据没有实现全面共享,形成大量数据孤岛。另一方面,第三方信息匮乏。由于部门利益的束缚,税务机关迟迟不能与其他政府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缺乏部门间联动,税务机关获取第三方信息的渠道有限,质量不高。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税收协同,陆续出台了本地各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政策。电子税务局和第三方信息共享带来的大量涉税数据,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深入挖掘海量数据中隐藏的信息,不能只分析税收数据,更要联系宏观经济,分析税收与其他部门、其他领域的数据关系,深挖各种数据流之间的相关性,找出规律性。充分利用税务系统的数据优势,了解宏观经济走势,掌握税收收入进度。对区域经济税源特征、税收效应、税收政策等的分析,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深层次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强化征管。打造税收分析系列“拳头产品”,使税收分析更好地服务组织收入工作,服务宏观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以大数据分析为支撑,开发功能强大的风险监控系统,优化整合现有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各种系统,覆盖税务、工商、海关、财政、银行、外汇、统计、行业管理部门乃至互联网等不同渠道取得的数据,实现对数据的有效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通过云计算,生成即时的税源分布、增减等情况,按行业、地域、时间等多维度展示税源变化;将纳税人关联方、股权架构、进销往来等原来分散的信息集中展示,生成纳税人相关指标的分析,对纳税人纳税申报质量和财务核算作出评判,对特殊项目(如股东发生变更)予以提示,将第三方信息与纳税申报信息进行对比,进行风险排序和预警,达到发现税收风险、堵塞漏洞和提高税收质量的目的。
  
  充分发挥传统税务机关在风险应对上的优势,由于实施了电子税务局,可使大量税收管理员从“管户”、“人盯人”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风险管理。以分级分类为原则,差异化管理纳税人。对大型企业,提供特色服务;对中型企业,重点监控一般纳税人登记、发票使用等高风险事项,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小型企业和个体户,实施动态监控,简化流程,解放征管资源。对无风险、低风险的纳税人,进行风险提示服务,加强纳税辅导;对高风险和故意不遵从的纳税人,采取税务稽查严厉打击。
  
  风险管理的终极手段是税务稽查,税务稽查为简政放权成果提供保护。大力加强风险管理导向下的税务稽查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税收违法行为,提升稽查打击的准确性和震慑力。运用风险分析成果,完善科学选案机制,实施重点税源户“轮查”、“抽查”制度,创建“项目管理、团队作业”工作模式,实现稽查资源与稽查执法对象的科学配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互联网+”的征管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利用大数据开展风险管理,最终达到既减轻纳税人负担,又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目的。
  
  作者单位:北京市国税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