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搞好垃圾分类入手, 全面提升社会的现代化管理

 八大处野山人 2015-04-30

从搞好垃圾分类入手,

全面提升社会的现代化管理

如果不发生意外,我们伟大的祖国再过五年将要达到全面小康的生活水平;对此,我和多数群众一样,是满怀信心的的。但是我还有着挥之不去的若干忧虑,那就是——如果实现小康生活仅仅是指物质生活水平,而精神文明素质却不能提高到相应程度的话,那么,这种全面小康还是不够理想,起码说是不完全的。而全社会在文明素质方面的差距要想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有大幅度的提高,其难度较之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来说,还要大得多(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毋庸赘言,全面实现对社会的现代化管理,是一项科学而系统的浩大工程。就如弹钢琴一般,谈好了便谐和动听,使大家享受到美好而幸福,乱弹琴则会起到破坏性效果。社会的主体是由人组成的。而人类社会由于历史、地域、宗教、信仰、民族、性别、年龄和各种职业分工、文化、,知识结构等等的不同,既要和平地共处,又要频繁地互动,共享大自然和人类自己创造性劳动的成果,绝对是不容易的事情。我之所以拿搞好垃圾分类来说事,并非想忽略其他方面的社会管理职能,只是根据多年来的观察,想提醒一下,不仅仅是担负社会管理职能的所有部门、组织,也包括了所有的人,都需要大大加强公民的行为意识,使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我所居住的城市是国家的首都,是一个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城市,理应在我国社会管理方面起到示范作用;但实际情况和我所希望要达到的社会标准而言还有相当的距离,这正是引起我忧虑的原因。

受行动不便所限(已达耄耋之年),只能在所居住的区域附近(朝阳区北苑地区)观察到的现象举几个例子:1、新修建的马路上,用白漆画的区域标志极为鲜明,但是标示的自行车道却停满了轿车,因而其标识形同虚设;2、作为附近几个社区的疏散地(兼具街心公园的功能),所留的出入口极少,以致有几处被人为地抽掉铁栅栏形成洞口。一旦发生震灾,人群争相拥堵,非得引起踩踏事故而造成次生灾害;3、若干年以来(在我印象中起码有十多年),北京市就已推行垃圾分类存放的措施,但据我观察,所有的分类装置也形同虚设,几乎没有人按照规定执行的;4、所谓的黑车到处可见…….等等。不要说我是吹毛求疵,不要说我是一叶障目,看不见阳光遍地,北京市政府为了保障全国行政中心顺利运转所需的安全,为了治理城市病(例如节能减排、减少雾霾、解决交通拥堵,扩大公益性设施和效能等等)确实已经下了大力气,也逐步见到成效,但是以上我所列出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也确实反映出有些部门的管理存在着重形式不重实效,或者说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也同时反映出首都人民在精神文明素质方面还有不少欠缺之处。如果再过五年,这些问题还得不到解决,那么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肯定会大打折扣,而这肯定是和首都地位不相称的。

有鉴于此,我认为政府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公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把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以及所有与公民素质相关的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要把发动群众的工作作为政府的基本功抓细抓实,以搞好垃圾分类为例,让居委会和社区组织的宣传、组织、监管功能充分调动起来,工作做到每家每户,老人孩子都不例外,把公民的行为意识提高到相应的程度,设定落实的时限并把相关责任落实到人,我相信,经过各个环节的有力推动,不仅仅是垃圾分类,所有属于社会管理范围内的事情,都是可以做好的。只有当公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的成员,每个人都负有建设社会的责任,自觉地参与到建设和谐社会的行列中来, 将文明礼让、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维护各种道德规范成为潜规则来行动的时候,大家才能享受到文明社会带来的种种好处。如果个人因为怕麻烦,随便便溺、随便吐痰、随便扔垃圾….而周边的人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放任不管的态度,那么,不要说是五年,就算到了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实现也是要被历史打上一个问号的。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愿全体社会成员为实现和谐社会助力,也愿相关责任人员提高责任心,首先把北京建设成能让国人心感钦佩、让世人赞叹的和谐城市而共同努力。

 

 

              芝鸥2015/4/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