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立独行的杜尚

 水墨苕溪 2015-04-30

在绘画艺术前行的路上,尤其当现代艺术一次次地迈开脚步,始终存在着一种如何展现绘画语言的独特性与突破各种平庸的问题,它们不停地困扰着艺术家的创作手脚和探索思路,总是牵动着那些一直为追求艺术个性表现,以图有所突破创新的艺术家们。

  不过,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无一不是在提醒人们,唯有从内容和形式这两者上探索表现,才不至于偏离正常轨道,有望形成新的表现语言和画面,使一切创新有根据而不致空穴来风。

  众所周知,艺术家及其作品,总是与社会、大众有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带关系,谁都无法脱离现实生活去凭空捏造,更不能一成不变、不思进取。于是,在不断变革的艺术进程中,绘画也很自然地反映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认识。如果说作品的艺术深度得益于所表现反映的内容,那么,出现在19世纪那场纷纷扰扰且轰轰烈烈的现代艺术运动,对艺术如何更直接地反映每个人内心情绪表现有最根本性的观念突破。它开始将艺术表现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绘画观念之中,赋予了艺术一股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探索激情,在对绘画形式语言的拓展上,无疑有其现实意义,它使绘画所表现的每一个过程以及最终人们观赏它的时候,都将与以往那些先入为主的表达经验有所不同。而之前,一味强调内容有情节、画面有叙事效果的写实绘画,在这场现代艺术革命中,不是“面无起色”,就是处在一种类似于停滞不前的尴尬状态下,而这个引领现代艺术时尚的风云人物就是杜尚。


  尽管还有后来的《雪铲》、《巧克力研磨器第2号》、《敏捷的裸女们截断了国王和王后的道路》以及《泉》和《蒙娜丽萨》等一些达达主义的东西,但最让人称道的还是那一幅参加了1913年纽约军械库展览,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的画作《下楼梯的裸女》。虽然,画面内容只是描绘了一裸女走下楼梯的整个过程,却被这位在现代艺术运动场上最具英雄特质的画家,想象并描绘成犹如一架永不停止转动的机器,或如一位正翩翩起舞的现代舞蹈家的舞姿一样的多维视觉效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主义观念下,多维视觉语言表现的一些构造特点,即与以往写实画面那种完全注重“静态”表现效果不同,现代艺术更多以强调“动感”的视觉形象出现。杜尚以不同于以往惯常的手法,走的是形式探索之路,即大胆淡化了画中裸女五官形神的具体刻画,以平面空间穿插叠加的形式手法,于是,一个裸女下楼梯时生动优雅的姿态,似翩翩起舞时的节奏一样,被画家多次重复并鲜明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人们透过裸女走下楼梯时那富有节奏感的一连串脚步声,仿佛听到了19至20世纪一场现代艺术革命,正迈开有力的脚步,其声正响彻云霄。从这意义上说,由写实绘画手法掌控了一千多年的画坛,是需要以更开放的意识,以更活跃的姿态,让各种多维多元艺术语言组成的形态,以一种新的视觉面目出现在人类迈向20世纪崭新的舞台上。


  人们之所以欣赏这幅作品,是因为艺术家杜尚在处理这一情节表现上,完全将探索形式语言表现为艺术终极,把握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感觉而形成这一崭新的视觉画面——这对于当时由写实手法牢牢掌控的画坛来说,十分新颖而颇具视觉冲击力。故这幅《下楼梯的裸女》,自然而然地成为杜尚所有作品中最具创意的神来之作。也因其画面形式语言的独特处理,使观者不再纠结这类题材的表现是否还需要以写实手法再现之?相反,人们好奇的是,这样一个看似十分平常且内容简单的一般题材,却因为艺术家运用了在当时看来全新观念的艺术手法,尤其是几何形式的处理效果,使得人们无法按照过去老一套评判标准,对这幅作品内容作过多诠释。

  可见拓展画面形式语言,对于一个艺术家一生风格的形成,是何等重要。同时,它也不断提醒艺术家们,那些好的“有意味有力度”的绘画语言,可以让一个普普通通的题材或画面,别开生面,甚至是“起死回生”。

  这场处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在人类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艺术运动,如同一道划过漫长静寂之夜的电光,使得之前以古典审美为基础形成的各种表现手法,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阵痛”。人们由原本的无法接受或处于观望之中,到如今变得以宽容之心接受一些现代艺术理念,以及它所带来的全新视觉审美感受,展现的正是人类艺术史上一场有关风格语言的现代视觉革命。

  杜尚终归是现代艺术道路上的得意者,也许他精力充沛有恃无恐,才有了他对某些名画或其个人作品,里里外外地来个“外科手术”的行为,出现了像《长胡须的蒙娜丽莎》等这样让人看了十分荒诞且一时无法接受的画面。对于这样的一些做派是否正面、积极?至今仍有不同看法。


  杜尚在现代艺术道路上的特立独行,除了引起现代西方画坛不小的震动之外,也备受东方艺术家们欣赏借鉴。如上个世纪80年代,在画坛掀起的一股轰轰烈烈的美术思潮,一时间有不少强调多维视觉形式探索的画展频频亮相,其中就有一些画面借鉴了由杜尚所创造的这一独特形式——一种属于架上绘画的多维视觉语言(有意思的是,被他本人否定得一文不值的多数是架上绘画,而他本人的架上绘画《下楼梯的裸女》却引起艺术界更多关注,且影响力经久不衰,尽管在他一生中还有不同的艺术取向如“小便器”)。无疑,这是—种新的不同于古典写实绘画的风格化语言展示,它对于突破传统中国绘画某些僵化甚至是陈旧的形式手法,将起到一种有益的拓展性作用。

  (潘丰泉,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