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夏杰长 当前,服务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我国最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源。这是我国多年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可喜变化。巩固这一发展态势,使服务业在带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服务业发展状况及面临问题 2014年,受惠于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良好运营,我国服务业无论是在发展还是开放方面都保持了快速向上的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劲动力。 一是服务业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为8.1%,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看,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6.5%,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服务业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二是服务业规模和增加值比重不断扩大。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2%。今年第一季度服务业占比更是达到了51.6%,名副其实是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了。三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四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快速增长,利用外资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五是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走出去步伐加快。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60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出口2222.1亿美元,同比增长7.6%;进口38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5.8%,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六是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七是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创意设计、系统流程服务、远程诊断等新业态发展迅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生态旅游、远程教育、休闲养老等新的服务模式快速发展,消费渠道进一步拓宽,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成为寻常百姓的消费热点。 当然,我国服务业发展也面临若干突出问题。比如,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总体不高,尚未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部分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服务贸易长期逆差,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服务业人才不足,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 [责任编辑:李贝]
2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