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5-05-01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迁徙: 留鸟,一般不迁徙,但冬季和春季常有垂直迁徙现象

生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杂木林和山地森林中,尤以低山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较常见,也出入于针叶林,有时可到海拔3000m左右的高度。

雄鸟:上体从前额、头顶至上背、肩黑色或烟黑色具蓝色光泽,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鲜红或赤红色。尾黑色,中央尾羽仅外翈端缘赤红或橙红色,有的中央尾羽全为黑色,次一对尾羽大都黑色,仅先端和外翈大部分为橙红色,其余尾羽由内向两侧红色范围逐渐扩大,黑色范围逐渐缩小,仅局限于羽基,到最外侧一对尾羽几全为橙红色。两翅黑褐色,翅上大覆羽具赤红色羽端,除第一至第三枚初级飞羽外,其余飞羽近基部赤红色,内翈亦为赤红色、但稍淡,这些赤红色与大覆羽的赤红色共同形成赤红色翼斑。眼先黑色,颊、耳羽、头侧以及颈侧灰色或暗灰色。喉灰色、灰白色或沾黄色,其余下体鲜红色,尾下覆羽橙红色。

雌鸟:自额至背深灰色,下背橄榄绿色,腰和尾上覆羽橄榄黄色,两翅和尾与雄鸟同色,但红色被黄色取代。眼先灰黑色,颊、耳羽、头侧和颈侧灰色或浅灰色,颏、喉浅灰色或灰白色,胸、腹和两胁鲜黄色,翼缘和翼下覆羽深黄色。 虹膜褐色,嘴、脚黑色。

叫声 轻柔而略似喘息声的tsee-sip

分布:灰喉山椒鸟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方、东南亚至大巽他群岛。亚种griseogularis为常见留鸟,见于中国东南及华南、台湾;montpelieri于云南北部及西北部;指名亚种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南部。

一般见于海拔1200--2000的山区森林。冬季形成较大群。栖于高至海拔1500的落叶林及常绿林。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亦与赤红山椒鸟混杂在一。性活泼,飞行姿势优,常边飞边叫,叫声尖细,其音似咻咻--,声音单调,第一音节缓慢而长,随之为急促的短音或双音。喜欢在疏林和林缘地带的乔木上活动,觅食也多在树上,很少到地上活动。冬季也常到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林、小块丛林甚至茶园间活动。

以昆虫为食,仅偶尔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所吃昆虫主要为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

繁殖:灰喉山椒鸟的繁殖情况,在中国还很少有研究报道。在喜马拉雅山地区,通常在5-6月间由低山上到海拔2000-3000m的高山森林中繁殖,巢呈浅杯状,较为精巧细致,主要以苔藓、枯草茎、草叶、松针、纤维等柔软物质构成,巢外壁还装饰有苔藓、地衣,从而使巢的色彩和树上苔藓一致,起到伪装作用。通常营巢于常绿阔叶林、栎林。巢多置于树侧枝上或枝权间。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天蓝色或淡绿色,被有褐色、紫色、淡棕红色、褐灰色或紫灰色斑点或斑纹,尤以钝端较为密集,常形成环带状。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01. 灰喉山椒 (雄)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02. 灰喉山椒 (雌)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03. 灰喉山椒 (雌)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04. 灰喉山椒 (雌)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05. 灰喉山椒 (雌)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06. 灰喉山椒 (雌)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07. 灰喉山椒 (雌)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08. 灰喉山椒 (雄)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09. 灰喉山椒 (雄)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10. 灰喉山椒 (雌)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11. 灰喉山椒 (雄)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12. 灰喉山椒 (雌)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13. 灰喉山椒 (雄)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14. 灰喉山椒 (雄)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15. 灰喉山椒 (雄)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16. 灰喉山椒 (雌)  

【动物世界】灰喉山椒鸟
017. 灰喉山椒 (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