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第18期】如何指导孩子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昵称25243706 2015-05-01


如何指导孩子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一篇文章是由一连串的词语组成的,如果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含糊不清,那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会流于肤浅,甚至造成误解,写起文章来也容易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以致不能正确的表情达意。




最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的阅读能力目标的阐述里,都有对“理解词语意义”能力目标的专门表述:

学段

理解词义目标表述

第一学段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第二学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第三学段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从表中乍一看,各学段要求学生理解词义并没多大区别,都是指要结合上下文,查字典和生活积累来理解。

细看一下,我们就能发现:第一学段侧重于“了解”词义,第二学段侧重于“体会”作用,第三学段侧重于“推想、辨析”词义。

“了解”是指对学习材料有一定的认识和记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比如:“举头望明月”中的“望”,只要学生知道“望”是“看”的意思,并且把它记住就可以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体会”是体验领会,一般用于对某种境界或事物的感受。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自然段“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中,要让学生理解“抽出”这个词的意思,就不仅要知道它是“长出”的意思,还要在反复朗读中,在视频感受中,在回忆生活所见的积累中体会树木快速而有力地抽枝长叶的过程,从而理解小兴安岭树木旺盛的生命力。

“推想”顾名思义是“推测、想象”,即根据已有的经验积累推测该词在此处为何义。如《养花》一文“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一句中,对于“置之不理”的理解:置,放置;不理,不管;之,代词。代指什么呢?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想,就可知是代指花草。这个词经过推想,意思大概就明白了,是“我把花草放在一边不管”。

所以说,高段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的指导,离不开低段和中段的训练和积累。低段阅读中对基本词义的了解(一般为本义,通过查字典可得),尤其是中段阅读中对重点词语意义的体会,都可以帮助学生在高段阅读中对词义进行推想,从而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义。

要想准确、生动地理解并使用好词语,除靠平时的学、说、用之外,掌握一些解词释义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今天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

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学习词汇的基本要求。解释词语要确切,要全面了解词语的含义。

平时经常查阅工具书,这是我们理解词语意思最简便准确的方法。但是考试时是不允许查字典的,我们就要掌握一些做法:

①可以用近义词来理解词语。

②可以弄清组成这个词语的每一个字的意思,然手在连起来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有时,一个词语中常常有一两个关键性的或疑难的字,只要知道这一两个字的意思,整个词语都不难理解了。

③有些词语要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后还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内在的含义。

还有些词语由于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词语的意思也会不同,这些意思又互相有联系。我们要牢记“字不离词,句不离文”的规律,根据词语的语言环境解释这些多义词的意思。

· 常用解词方法。

1、分析综合法。

即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

“愧疚”——愧,惭愧;疚,对自己的错误感到内心痛苦。合起来就是“惭愧不安”。

“横切面”——横着切留下的面。

“果然”——然,样子;果真这样子。

悠然——悠闲的样子;

“安然”——平安的样子;

“盎然”——气氛、趣味等充溢的样子;

当然——应当这样;

骇然——惊讶的样子……

“新闻”——新听来的事;

声色俱厉”——声音脸色都十分严厉。

心悦诚服——悦,高兴;服,服气、佩服。真心实意地表示服气、佩服

2.同义换词法。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同义词来代替。

“顷刻间”——一刹那、一瞬间、一霎时、转眼间等,形容时间极短;

“清晰”——非常清楚;

“举荐”——推荐。

“疲惫”——近义词是疲乏,词义就是非常疲乏。

“沉寂” ——近义词是“寂静”或“静寂”,词义则为十分寂静。

立刻-马上;

眩目-耀眼等。

3.反义否定法。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

“不生疏”——熟悉,

“隐藏”——不暴露、不败露;

“娴熟”——不生疏;

“冷落”, ——反义词是热闹,词义是不够热闹。

“镇定” ——是不慌乱。

“漫长” ——不是短暂的,

“清醒” ——没有昏睡,

“干燥” ——不潮湿。

模糊——不清楚;

崎岖——不平坦。

4.拆拼法。即把表示简称或数字缩语的词语拆开来组词,再合起来。

“焦躁”——焦虑、烦躁;

“优雅”——优美雅致;

“辞职”——辞掉职务;

“难免”——难以避免;“恳求”,恳,诚恳;求,请求。合起来是诚恳地请求。幽雅——幽静文雅。

“漫游” ——漫,随意,不受拘束;游,游玩。合起来就是随意游玩。

“疾驰” ——疾,飞快地;驰,奔跑。合起来是飞快地奔跑。

屏息凝视——抑制呼吸聚神地看。

勘测——勘探和测量。

5.重新组合法。

“循规蹈矩”——循蹈规矩;

“轻而易举”——轻易而举(做事容易,不费力气);

“心满意足”——心意满足;

“翻山越岭”——翻越山岭;

“风平浪静”——风浪平静;

“调兵遣将”——调遣兵将;

无忧无虑——无忧虑;

没昼没夜——没昼夜;

震天动地——震动天地。

6.成语一般要分三步解。

一解字意,二解原义,三解比喻或引伸义。如“守株待兔”一解:株,树桩。二解本义: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三解比喻义:得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不放。

“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7.就地取材法。用文中句子解释词语。课文中的词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可以借助前后联系的方法,给予解释。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像翡翠雕成的世界”。“翡翠雕成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就是课文中描写的“蝴蝶是绿的,蜥蜴是绿的,就连筛下树丛的阳光也像绿宝石一样明丽。”

“专心致志”就是“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诗,朗读这段课文“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8.描绘法。即对所要解释的词语加以具体的描绘。如: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

9.比喻法。即用具体、形象的比喻说法来解释词语。如:车水马龙-车子象流水,马好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10.语境联系法。指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如:“地下”一词人们都知道它的含义,但在“地下革命党”中,“地下”则指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被敌人发觉。

11.说明解释法。指用简要的文字来说明词语的意思。对有些成语和名词还需要指明词语的出处、演变过程,现在的意思等,以防望文生义。如:上腭-口腔的上部,分隔口腔和鼻腔的组织,统称上腭;班门弄斧-古时候某人在巧匠鲁班门前摆弄斧子,现在指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

12.举例法。有些词语如果硬性地给它下定义往往弄不准确,可以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讲解。如: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课堂上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这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13.定义法。即用简明的语言,对该词所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做确切的解释。如: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拂晓-天快亮的时候。有些词有好几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统统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较用哪个意思最合适就选哪一条解释。所以,勤查字典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

14、以旧带新法。有些新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如“无价之宝”,“无价”,没有价钱,“之”是“的”,“宝”是“宝贝”,合起来的意思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贝”,指极为稀有的珍贵东西。

15、词义引申法。有些词有本来的意思,还可以引申其他方面的含义,对这类词的理解,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原来意思,再理解它的引申义。如“碰壁”原指把头撞在墙上,而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碰墙”指的是在黑暗的旧社会,革命者处处受迫害的意思,是引申义。

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只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解词时,既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又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相关练习及答案:

1、用换个词的方法理解带点词。

(1)听着动听的音乐,我心旷神怡。( )

(2)春天到了,我们去郊外欣赏美丽的景色。( )

(3)我们的年龄相仿,所以很谈得来。( )

(4)井绳在井沿上磨出的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告诉我们这是一口古井。( )

(5)每逢中秋节,我们都思念远方的亲人。( )

(6)同学们纷纷责怪小明做错了事,小明地下了头。( )

2、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的意思。

(1)笼罩:

(2)斥责:

(3)驱使:

(4)信赖:

(5)不以为然:

(6)赞不绝口:

(7)永垂不朽:

(8)开卷有益:

3、用拆字法理解词义。

(1)立志:

(2)纵情:

(3)环顾:

(4)腾空:

(5)名列前茅:

(6)风餐露宿:

(7)不由自主:

(8)茅塞顿开: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小男孩摆弄了照相机很久,对高尔基说:“一切准备停当。”( )

(2)最后还剩一块蛋糕,宋奶奶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老师。( )

(3)犀牛和犀牛鸟互惠互助,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

(4)我太饿了,把妈妈准备的饭菜吃个干净。( )

5、读句子,说说每组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a我们登上了泰山的顶峰。

Ab只有那些不怕艰险的人才能登上科学的顶峰。

Ba他话说得不清楚,我没听明白。

Bb这件事的过程他很清楚。

Ca不一会儿,锅里的水沸腾了。

Cb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广场上一片沸腾。

6、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在正确的一组序号上打“√”。

弥漫A.烟尘、雾气、水等充满。( )

B、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处扩散。( )

浏览A充分地看。 B.快速地看 C.大略地看。( )

改善A.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 )B.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 )

C.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 )

泄露A.很机密的事情让人知道了。B.隐蔽的事物、现象等显露出来。 C.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

答案:

1、(1)悦耳(2)观赏(3)年纪(4)痕迹(5)想念 (6)责备

2、(1)笼:遮盖、罩住。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2)斥:责备。斥责: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

(3)驱:赶。驱使:推动。

(4)赖:依靠。信赖:信任并依靠。

(5)然: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6)绝:断绝。赞不绝口:连连称赞,不住地说一些称赞的话。

(7)垂:流传。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8)卷:书本。益:好处。开卷有益:只要打开书去读,就能够从中获得好处。

3、(1)立志:立定志愿。

(2)纵情:由着自己的感情,不约束。

(3)环顾:向四周看。

(4)腾空:向天空上升。

(5)名列前茅:名词列在前面。

(6)风餐露宿:形容旅途和野外生活很艰苦。

(7)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8)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4、(1)小男孩反复移动照相机。

(2)形容宋奶奶对老师非常有礼貌。

(3)形容犀牛和犀牛鸟关系密切。

(4)比喻我把饭菜吃得一点不剩。

5

Aa我们登上了泰山的顶峰。(顶峰:山的最高处。)

Ab只有那些不怕艰险的人才能登上科学的顶峰。(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

Ba他话说得不清楚,我没听明白。(清楚,容易让人了解。)

Bb这件事的过程他很清楚。(了解。)

Ca不一会儿,锅里的水沸腾了。(沸腾:液体达到了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这时液体发生汽化,产生气泡。)

Cb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广场上一片沸腾。(比喻情绪高涨。)

6

弥漫A.烟尘、雾气、水等充满。(

B、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处扩散。( )

浏览

A充分地看。( )

B.快速地看( )

C.大略地看。(

改善

A.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 )

B.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

C.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 )

泄露

A.很机密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

B.隐蔽的事物、现象等显露出来。( )

C.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