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刊先读‖气候创造的历史

 天空勇者 2015-05-01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
看历史
新刊先读
封面故事

气候创造的历史

在历史上,人们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恒温的。漫长的历史中,确实有过一些更温暖的时期,温暖湿润带来的丰收,往往也成为发动战争的资本和诱因。人类历史上也有一些更冷的时期——“小冰河期”。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气候也在创造并改变历史:如果拿破仑生活在现在,他不会那么冒失地进攻寒冷的俄罗斯,忽必烈也会在发动海战攻打日本时先加固自己的战船。
P22

二战中的“天气门”


1941年6月22日,在西欧取得了巨大军事成功的纳粹德国,通过“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希特勒一百多年后重蹈拿破仑的覆辙,苏联再次经由寒冷天气的帮助,将纳粹德国击败。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科技昌明的20世纪,精明的德国人又一次愚蠢地犯了拿破仑同样的错误吗?我们今天正是要通过观察历史的细节还原一个真相,苏联的寒冷天气到底成了谁的助手?

P25

与寒冷相比,战争简直是儿戏

年轻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是首个率领人马在俄国漫长的冬天跋涉进入疲惫和死亡之途的欧洲大侵略家。“与我们所承受的痛苦相比,打仗简直如同儿戏。”查理十二世军队中一名在诸多战役中毫发无损却因霜冻失去了两根手指和一只耳朵的士兵卡尔·金世博写道,“在我们周围,在怒号的寒风中,动物在田野里冻得僵直,鸟儿死翘翘地从天上掉落,好像被枪击中一样……当看到几百个在战场上英勇无比的小伙此刻却在呼唤着战地医生去切断他们变得发白和松脆的手脚、耳朵和鼻尖不用刀就轻易掉落下来时,我们的心在痛,泪在流”。

P34

黑海海战催生现代天气预报

草船借箭的故事来自三国演义,用来形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当然未尝不可,但是就中国古代的天气预报水平来说,孔明应当并无精准预测三日内有大雾的能力。因为即便在当今的科技水平下,预测三日内的雾都有很大难度。天气预报作为一门科学,是在近代才有的事,也是一场海战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
P39

我们从小冰河期走来

气候学家认为,全球的小冰河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在它的巅峰时期,北欧一带饥荒肆虐。有人认为挪威和瑞典有一半的人口在饥荒中丧生。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冰雪蔓延:埃塞俄比亚的部分地区白雪皑皑,苏必利尔湖面开始结冰。公元6世纪后,中国大地开始变得温暖。南北朝的动荡结束,隋朝建立了统一的政权,中国在唐代走向了空前的繁荣。好气候持续了数百年,一直到小冰河期的到来。
P42

影像纪年

南极240年:从探险、科考到旅游乐园

南极,是地球最南端的神奇大陆。这里曾是生命的禁区,是地球上最寒冷、风力最大的地方,也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两百多年前,人类对南极的探索就开始了。
P14

在场

舒乙:我的父亲老舍

“老舍先生留下的财富是不可估计的,他既没有旧时文人腔,也没有新文人腔,他直接就是北京的百姓,在胡同里面生长出一种智慧的语言,而且他把北京语言改造了,剔除掉了不好的东西,留下了里面最美的。”
P66

事象

嘉庆遇刺之谜

这场轰动朝野的行剌皇帝案,在审理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宣告结案。但刺客真的没人指使吗?嘉庆为什么不深究而草草结案?嘉庆扳倒了在乾隆朝权倾朝野的和珅,白绫赐死,但和珅党羽众多,刺客是否是和珅党羽派来的?嘉庆元年到九年,清廷几乎动用了全国所能动用的兵力,耗费了二万万两白银的代价才将白莲教起义镇压下去,刺客是否是前来报复的白莲教余党?
P90

档案

日本二战虐俘秘闻

1942年5月6日,艰苦抵抗日军半年之后,驻守于菲律宾巴丹半岛的美菲联军最高指挥官温莱特中将最终下令投降。许多美菲联军将士得知投降令,十分兴奋。根据《日内瓦公约》,成为战俘意味着很快就会被交换回国,从此远离战火,与妻儿团聚。也有许多美菲联军将士十分恐惧,据闻,日军非常残忍。结果,选择服从军令投降的士兵从此踏上了一条地狱之路。
P102

世说

清官、贪官、昏官:
古代地方官那些事儿

嘉庆年间,有个秀水县令才上任时,“颇著仁声”,老百姓历来对好官很感激的,就送了个匾给县令,上面题写了“民之父母”四个字。但是,随着该秀水县令官位坐稳,官场熟络后,他一改之前的节操,变成一个“广通贿赂”的贪官污吏。于是,爱憎分明的老百姓又悄悄地在之前“民之父母”的匾旁添写了两排字:“漫道此之谓,谁知恶在其”,讽刺夸赞该秀水县令是好官为时过早,本质上他是个贪官!
P138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微社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