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讨论】影像上如何分辨出蛛网膜颗粒压迹?

 渐近故乡时 2015-05-02


脑蛛网膜在硬脑膜构成的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硬脑膜窦内,称蛛网膜颗粒(arachnoid granulations)。

来源: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脑蛛网膜在硬脑膜构成的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硬脑膜窦内,称蛛网膜颗粒(arachnoid granulations)。脑脊液通过这些颗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上矢状窦与额顶、枕上区的静脉腔隙相通,腔隙大小各异,以顶区较大,大脑半球表浅静脉引入其内,蛛网膜颗粒伸入其中,并压迫颅内板形成蛛网膜颗粒压迹,偶尔可伸入板障,甚至累及外板,酷似骨质溶骨性病灶。 发病平均年龄为65岁,这种表现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明显、越常见。 蛛网膜颗粒隐窝临床上是无症状的,常因颅脑CT、MR影像检查偶尔发现。 蛛网膜颗粒压迹通常位于中线两侧20~30mm内,呈圆或卵圆形,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对颅骨的压迹一般较轻,蛛网膜颗粒依以下顺序分布:上矢状窦、横窦、海绵窦、岩上窦和直窦。


X线表现为边缘锐利而略不规则的密度减低区,多数直径在5 mm左右,大多对称分布,但亦可不对称。


CT扫描均清晰显示枕骨颅内板、板障类圆形或矩形或多囊状骨质缺损、周边无硬化,内部可有间隔。类小囊影簇状聚集的骨质破坏常以枕内粗隆、枕内嵴为中心向周围膨胀性生长,有两侧相对称性生长现象,但上缘均以横窦沟上嵴为界,未见超越此嵴向上扩张。



MR表现具有如下特点:(1)形态上呈柱状、乳头状、山丘状不等,多位于中线两侧,边缘清楚。 (2)缺损区与脑脊液信号相同,长T1、T2信号;(3)边界清楚,边缘光滑,与蛛网膜下腔相通;(4)颅内板常见缺损口,常不穿过板障及外板,周围无软组织肿块影及占位效应;(5)增强扫描无强化。


MRI检查,冠状位和矢状位能准确观察其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横轴位常难以显示。熟悉蛛网膜颗粒的MRI特征表现,能正确区分蛛网膜颗粒与病变,避免不必要的尤其是损伤性诊断检查,如活检和手术探查等。



鉴别:①颅骨表皮样囊肿,无痛性囊性病灶及MR信号改变相似,常为板障向外板膨胀性生长,运用DWI序列检查可以鉴别。


②颅骨嗜酸性肉芽肿:颅骨板障膨胀性破坏,内外板均可穿破,局部可有软组织肿块,CT可显示典型的“纽扣征”。


③颅骨海绵状血管瘤:板障膨胀性破坏可累及内外板,边缘轻度硬化,有自中心向四周放射状或网格状排列的新生骨。


④感染性病变:破坏区常可见死骨,局部头皮软组织肿胀,临床为有痛性肿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