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建、扩建一批优质校
1.建成一○一中学温泉校区,今年投入使用。 2.建成中关村三小万柳北校区,今年投入使用。 3.建成红英小学六里屯校区,今年投入使用。 4.完成二十中附属实验学校二期工程,明年初中部正式招生。 5.加快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建设,于明年建成招生。 6.加快航天城配套学校建设,由名校承办。 7.加快首师大附中西北旺校区建设。 8.改建育英中学,2017年竣工。
二、通过合并、承办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解决部分学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计划撤并3所学校,承办3所学校,具体为:
1.将北京市海淀区红山小学并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合并后,撤销红山小学建制,原红山小学校址称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红山校区”。 2.将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路小学并入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合并后,撤销北洼路小学建制,原北洼路小学校址称为“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 3.将北京市陶行知中学并入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合并后撤销陶行知中学建制,原陶行知中学校址称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东校区”。 4.由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北京市第一○五中学。承办后,一○五中学仍保持独立建制,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 5.由北京市八一学校承办北京市第六十七中学。承办后,六十七中学仍保持独立建制,更名为“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 6.由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承办后,北医附中仍保持独立建制,区属公办中学性质不变。
三、建设一批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学校
计划建设5对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学校。基本原则为,一是小学和中学都保留独立建制,不涉及人事调整。二是对口招生在6年以后正式实施。三是按照一定比例直升,比例控制在40%左右。四是对口招生办法按照届时国家和北京市政策制定。 1.民族小学——交大附中 2.双榆树一小——中关村中学 3.培英小学——育英中学 4.八里庄小学——首师大附中 5.和平小学(温泉中心小学)——一○一中学温泉校区。
四、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提高办学品质
1.育英中学加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校牌。 2.万寿寺中学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 3.万寿寺小学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并将魏公村小学并入北外附小。 4.田村中心小学更名为“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 5.与首师大合作,建成“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