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煮日報113期:那些消失的共和國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5-05-02

 

1、兰芳大统制共和国(1776年~1886年)
 

蘭芳共和國疆域圖。
通常简称兰芳共和国,是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之间存在于南洋婆罗洲(现印度尼西亚占据称加里曼丹岛)上的海外华人所创立的第一个共和国,也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1770年,今广东梅州(今梅州市梅县区)的客家人罗芳伯在东南亚西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个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1777年,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兰芳共和国建立时,第一任总制是陈兰伯,第二任总制是罗芳伯,最后一任总制是刘恩官。兰芳大统制名称,取之于此;亦有人因第二任总制罗芳伯而称其为方伯共和国。1884年,荷兰入侵兰芳共和国。兰芳共和国虽进行了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残余势力逃至苏门答腊。不过由于顾忌清朝,荷兰并未公开宣称已占领兰芳地区,而是另立了一个傀儡来进行统治。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荷兰才正式宣布对兰芳共和国的占领。兰芳共和国自立国至灭亡,共经历一百多年。逃往苏门答腊的华人一直往西迁徙,并于马来亚半岛定居。当中的一位后人后来更成为了东南亚的显赫人物,他就是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

 
2、虾夷共和国
 

蝦夷共和國國旗


虾夷共和国因抵抗日本明治政府而于1868年12月,成立于北海道函馆。对外称“虾夷共和国”,对内则称“虾夷德川将军家臣武士团领国”。与明治政府分庭抗礼,仅存活125天。1868年4月,德川幕府向萨长联军投降,戊辰战争结束,新的日本帝国建立。但幕府海军奉行榎本武扬拒绝交出幕府舰队,带领八艘军舰北上虾夷函馆,占据西洋式武装城堡“五棱廓”。接着以“德川脱藩家臣团”的名义,照会英国及法国领事,获得其承认“虾夷共和国”为事实上独立的国家,且承诺“严守中立”。随后,拥幕志士涌入五棱廓,新撰组的土方岁三也在其中,另有部分法籍官兵,共有军队3000余人。12月28日,士官级以上干部投票,选出榎本为虾夷共和国总裁(总统)。明治政府外务卿岩仓具视通过外交渠道,要求欧美各国撤回“中立承认”,并随即发兵讨伐。1869年(明治二年)初春爆发箱馆战争,虾夷共和国战败,土方岁三战死。明治二年5月17日(阳历1869年6月26日)榎本决定投降,五棱廓于5月18日转交给政府军陆军参谋黑田清隆,成立一百多天的虾夷共和国结束,同时也代表幕末内战“戊辰战争”的终结。事后,榎本入狱服刑至明治五年获得特赦。两年后,出任驻俄公使,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立下大功。
3、台湾民主国
 

台灣民主國國旗

这是1895年5月25日起短暂成立于台湾的一个共和国政体。起因于甲午战争战败,清廷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为免于被割让,丘逢甲倡议建立“台湾民主国”,推举台湾巡抚唐景嵩为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丘逢甲为副总统,台湾第一大地主林维源任议长,改元“永清”。铸印“民主国之宝印”,制蓝地黄虎国旗。唐景嵩内渡中国大陆。同年6月下旬,民主国余众又在台南拥立大将军刘永福为民主国第二任总统。同年10月19日,刘永福总统兵败内渡;两日后台南陷落,台湾民主国因而灭亡,存在时间仅150天。
 
 
4、中华共和国
 

中華共和國國旗
1933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至1934年1月13日中央军进入福州,只维持了五十多天。在中华共和国时期也被称为福建人民政府,政府主席为李济深,执政党为生产人民党,年号为“中华共和国”。它是1933年闽变时由李济深、陈铭枢等人及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的政府名称。各方对中华共和国的评价论调差异很大,中国共产党方面多认为中华共和国的成立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其在政治上仍有很大局限性;而中国国民党则谴责其为叛国的伪政权。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俄语:Кита?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旗。

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由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最初的首都定在中国境内的江西省瑞金。在该政权运作期间,其中央政府颁布了宪法,发行了货币,设计有国旗,同时将其所属控制区域称为“苏区”。因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苏区,1935年10月转移至陕甘苏区,首都由江西瑞金迁至陕西延安。12月瓦窑堡会议后改国号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变更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此制实已终结。1937年9月22日正式宣布取消,此制遂自行中止。

6、高棉共和国
 

髙棉共和國的國旗與國徽。

高棉共和国是柬埔寨历史上的一个政权。建于1970年,由朗诺将军(后自封为元帅)废止君主制后成立。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攻占柬埔寨首都金边,建立“民主柬埔寨”政权,高棉共和国宣告灭亡。
 
7、越南共和国(1955年-1975年)
 

越南共和國國徽。
又称“南越”,是由吴庭艳在越南南方建立的政府。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殖民地,二战中被日本占领。二战行将结束时,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即后来的越南劳动党)在河内宣布独立,并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法国则扶持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在越南南方城市西贡建立越南国。越共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越南称为抗法救国战争、中国称为援越抗法战争)。1954年在中国军事援助下,越南民主共和国赢得对法国国防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民主共和国。根据瑞士1954年日内瓦会议决议,两个越南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越南民主共和国由越南劳动党执政,越南南方在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统治之下。1955年越南南方在西贡全民公决,废除越南末代皇帝,建立越南共和国。1975年4月30日,被北方越共推翻,南北统一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值得一提的是其越南共和国后身“自由越南共和国”临时政府,这一准军事及政治反共组织,于1995年4月30日由越南裔美国公民Nguyen Hoang Dan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Garden Grove,其目的乃是以军事或政治形式,推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该组织声称拥有六千多名委员及10万多名支持者,在越柬边境一个秘密基地中受训。又声称在亚洲、澳大利亚及欧盟设有75家分部。
 
 
8、海螺共和国(Conch Republic)
 

海螺共和國國旗。

是位于佛罗里达群岛的私人国家,由基韦斯特的一些不满美国边境巡逻队在当地设置检查站的居民于1982年4月23日宣布从美国独立。1982 年,美利坚合众国边境巡逻局在美国1号公路设下路障及路检点,将所有往北开回大陆上相邻城市——佛罗里达市的车阻挡下来,以在各台车辆上搜索违禁药品及非法移民。基韦斯特市议会对这些行为反复发出抱怨,称这些路障给离开基韦斯特的人们造成重大的不便,并且伤害了对群岛来说很重要的观光事业。在多次无效的抱怨,以及在迈阿密的联邦法庭撤消路障强制令的尝试失败以后,于1982年4月23日,基韦斯特市长丹尼斯·沃德娄(Dennis Wardlow)及市议会宣布了群岛独立,国名称作海螺共和国。尽管被广泛认为是一场发泄不满的闹剧,但基韦斯特市仍保留了海螺共和国这一称呼,并在每年4月23日隆重庆祝其独立日,以此来吸引游客带动经济增长。
9、玫瑰岛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Rose Island)
 

玫瑰島國全貌。

玫瑰島國國徽。

這是个短命的微型国家,位于亚得里亚海上,靠近意大利里米尼的一个人造平台,距离里米尼海岸11千米。1967年,意大利工程师乔治·罗萨投资建造了一个400平方米的,由9个桥塔支撑的平台,并装备了许多商业设施,包括一家餐馆、酒吧、夜总会、礼品店和一个邮局。该人工岛于1968年6月24日以世界语“Insulo de la Rozoj”的名义宣布独立,罗萨自称总统。之后玫瑰岛发行了许多邮票,包括一张显示玫瑰岛在亚得里亚海上大概位置的邮票。罗萨的行为被意大利政府认为是为了从观光客那里赚更多的钱而逃税。意大利政府的反应是非常迅速和严厉的:四个宪兵和一群收税官在岛上登陆并取得了控制。很快意大利海军炸毁了该设施。随后罗萨的“流亡政府”发行的邮票描绘了这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