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2:科学梳理“瓣型学说”中梅瓣与梅形的关系

 三秋树770 2015-05-02

古人说:“千梅万世选”,说明选育出一个标准的梅瓣是多么不容易。为什么今天的兰、蕙有那么多的传统铭品梅瓣传承到今天依然兴盛不衰,这是由于当时在鉴赏鉴定一只花是否具有梅瓣的基本特征时把关较为严格。传承几百年的经典在逐年的大浪淘沙中依然保持着绝对性优势,这同时也说明先辈艺兰人在鉴赏上严谨治学的精神非常的难能可贵。因此,一只好花能否传世绝对不是凭借一时的宣传和巧舌如簧的名人效应就能够左右得了的。一只好花能否传承下去,会面临世世代代的锤炼,稍有站不住脚的地方就会被历史的年轮碾辗得粉碎。

改革开放后在兰花新花选育中就瓣型花的划分定性上显得有点乱,乱根的主因是利益驱使,次因是对“梅”和“仙”的鉴赏标准拿捏不准。比如很多花在不具备梅瓣的基本标准下硬是套以其称谓,好像一只新花只要是归入到梅瓣中就会身价倍增,是仙就会大大掉价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想法。不管是荷、是梅、是仙只要具备经典而稳定的遗传开品,其品味格调一样会是很高。如春兰中的“西神梅”,蕙兰中的“大一品”等。这都是传世的经典之品,不会因为某个时代的赏点发生变化而遭受到淘汰出局。

记得在2000年后江浙传统春兰进入西部逐渐增多,很多栽培复花后被重新命名当作新花销售。我在查阅西部春兰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一些借助江浙传统名种的神韵魅力演绎一幕幕吸金乱象。例如,在新花中就出现了一个新名称叫“青果梅”的春兰,我在研究其花照时发现这是江浙春兰传统铭品中大名鼎鼎的“汪字”。像“集圆”、“宋梅”等都被当作新花高价出售屡见不鲜,此类现象在2006年时已几近疯狂的地步,动不动一苗传统春兰梅瓣顶上花就被叫价2万以上,而且成交较火。出现如上一幕那是由于江浙的“瓣型学说”不被西部重视的结果,没有多少人去研究江浙兰文化以及铭品的特征鉴别鉴赏。这才让一些人钻了那些唯美追求者的空子。诚然,几百年经典传承铭品,自然其开品那是响当当的,没有多少人在对其不了解的情况下不上当的。

江浙的“瓣型学说”传到西部也被念歪了经,大家把捧瓣具有一定的雄性化就称之谓梅瓣,如是一直是梅、仙不分到现在。说实话,不把“瓣型学说”吃透想把梅、仙清晰地给分辨出来确实也是比较为难了。这其中什么是“梅瓣”,什么是“梅形”,更是让很多兰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为此,今天我们就立足于此梳理一下“梅瓣”和“梅形”二者之间究竟是存在哪些方面的区别?希望对兰界新学者有用。

春兰“定缘梅”半硬捧心开品

一、梅瓣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在我们准备研究江浙“瓣型学说”之前,先做一下系统性的准备。首先要了解什么才是“瓣型花”中的“型”与“形”,这个弄明白了,那么进行下一步就方便得多了。

在了解大概后我们再来学习鉴赏花品,此时不要太着重是什么名称的铭品,防止出现名称上称谓而干扰了学习时的思维判断。下面请跟我来了解什么才是“梅瓣”?梅瓣:外三瓣短圆,形似梅花的花瓣,捧瓣起兜,唇瓣舒直,一般硬而不向后卷,配以如意舌、刘海舌等。

“梅瓣”由于花瓣起雄性化作用,而显现为外三瓣短圆,细收瓣子根部,并且瓣子边缘有紧边感,瓣端起兜,这样容易使该花外三瓣整体呈拱抱绽放状。这其中由外三瓣筋骨在没有硬化之前遇重水不走形者为最佳。

捧瓣端起明显如蚕蛾状的物体增厚,合抱蕊柱,最佳状态是不以露出鼻子为最佳。表现在捧瓣端的蚕蛾有硬和半硬或软之分。硬捧由于雄性化太足往往会造成连肩搭背状使得捧心和鼻子粘连在一起难以成分离状,最终影响花品开放;而半硬捧心一般则表现较佳,捧瓣和鼻子是呈单独的个体为主,偶有根部粘连现象发生,但不影响视觉欣赏。该捧心软硬适中,故其外三瓣展瓣容易表现到位,如外三瓣展放内收,该鼓的地方要鼓,该收的地方要收,整体得体容易守住花姿,是较为理想的捧心;软捧,顾名思义,由于雄性化没有前面富足,故在守住花的形态上难度要大于硬捧和半硬捧心。如果在软捧上出现五瓣坚守不变形,那将是难能可贵中的贵品。

兰花花朵姿态一般是受其雄性充盈与否而产生质的形态变化。如雄性化越强盛其外三瓣就会内收越紧,一般容易造成展瓣不舒的现象,我们在兰展上经常会看到三瓣一鼻头的梅瓣出现就是源自于此。当然硬捧中也有基因突变出现比较不错的开品,这要归功于该铭品基因优异的分配处理,但其花守将会小于雄性弱些的花朵。例如春兰“定缘梅”就出现微微超过半硬捧的开品,难能可贵的其捧瓣依然是表现为分窠。此时其花拱抱绽放的直径是4.5厘米;雄性弱些相应地展瓣就会疏朗一些,花守也大一些。如半硬捧心的花朵就会比微超半硬捧的要大一些。此时其花拱抱绽放的直径是5厘米;在呈软捧开品时则是花守直径呈最大状,直径却达到了6厘米,最为可贵的是其花依然是拱抱绽放;

显而易见,这是由雄性化强弱和基因稳定在主导外形成型的关键。

春兰“定缘梅”微微超过半硬捧开品时花朵略小于半硬捧或软捧开品

二、梅形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梅形”对于中宫的要求没有“梅瓣”那么苛刻,在外三瓣具备梅的特征下捧心可以是蚌壳和蒲扇,甚至于是观音捧心和豆壳捧心等。在舌头的配置上出现大圆舌或大铺舌为不二选择。

春兰传统名种中的“西神梅”就是外三瓣呈梅状,但其捧心却是蒲扇状,如是构成绝美的梅形水仙型开品。“梅形”的出现亦是雄性化在主导其外形成因的一切。该类花一般是没有硬捧出现,多见增厚或浅兜显现。

春兰“西神梅”开品

三、梅型与梅形的不同之处

“梅型”和“梅形”具有一样的外形,但其内在的捧心和舌头变化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区分二者关系的关键。“梅型”必需是配以硬或半硬及软蚕蛾捧、观音捧、蟹钳捧等具有一定雄性化,以短而光洁为上。舌头要求更为严格,如如意舌、龙吞舌、刘海舌,舌头不宜长,以前伸或微岩为标准。逃脱这个范围就是归入到仙类中了。

而“梅形”捧心一定是蒲扇或蚌壳以及微有雄性化的滑口与浅兜相衬托。舌头是以大圆舌或大铺舌为最适宜。逃脱了捧心和舌头的约束就是“梅形”之外的事了,亦不在本文中交代。

梅的特征决定了该类花的外三瓣品位的同时,也给该类花的美定了一个格。

春兰“定缘梅”软蚕蛾捧心开品

结束语

其实“梅瓣”与“梅形”的难以理清其主因也是吃不透“型”与“形”的关系。

兰花花朵的雄性化强弱显现为什么会影响瓣子的成型?带着这个疑问我把春兰和蕙兰名品梅瓣的捧心给细致地拆分了,原来蚕蛾捧心之内还有很多的皱折增生组织,给我的感觉是她们的祖先其实就是行花长剪刀捧心在雄性化的作用之下把细长的部分给收缩在一起了,此时外三瓣相应地变短变阔并紧边起兜。

请加国香居公众微信账号:guolan66166或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即日回复M起所有推送的相关兰花文章都可以检索到,这样方便广大兰友阅读交流!欢迎添加个人微信号:13861390688,不定期将举办有奖知识竞赛欢迎关注!

201410月23日于国香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