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8:科学梳理“瓣型学说”中关于叶艺

 三秋树770 2015-05-02

兰花叶片上错综复杂的艺向表现,在古代“瓣型学说”上并没有被录入进去,故无从查证相关信息。直到改革开放80年代后90年代初才从墨兰上兴起传至内陆,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波兰市启动的根基。由于墨兰的叶片肥阔或长或短,其叶片上的线艺表现更是丰富多姿,让人大开眼界。这无疑是赏叶经年的另一个把玩亮点,由此一发不可收直到今日的盛行。


欣赏线艺兰最早始于日本,韩国紧跟日本走,而后中国台湾受日、韩影响较深把叶艺推向了新高潮。而今中国大陆综合日韩,大有反超港、台成为后起之秀,因为这里有着更大的舞台。


回顾线艺兰发展历史:线芝兰始于日本,据说200年前日本就出现了线艺兰热。当时出现的第一个线艺兰品种叫加冶屋”。是由一铁匠栽培出来的一个建兰品种1904年,日本人大河内丰吉先生在其服务的台湾三义车站南竹林里发现了一株高深绀帽子白中斑墨兰当时兰界一致认为此兰无论在叶姿和线艺的变化上比日本以往的建兰线艺要好得多,当即以300元在合北售出。那个时候的300元相当于大河内丰吉先生三四年的工资此兰后来传入日本,名为“真鹤”此后即在台湾兴起墨兰的线艺兰热,各种线艺墨兰纷纷被发掘出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半个世纪后,1957年分别在台湾花莲县凤林加黑洞罗阿桶先生发现了一兜墨兰线艺,再由周德宜先生命名为“金玉满堂”。同时罗阿桶先生发现的另一兜墨兰线艺,被侯进春先生命名为“龙凤呈祥”;这两种线艺墨兰向变化丰富,至出现金玉满堂冠、龙凤冠,使台湾的线之墨兰热推向高潮为墨兰的赏玩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


到了1973年,湾人又在花莲山区达摩祖庙旁发现了一种株型矮小叶片肥阔有肉且有皱皮,叶尾钝圆的线艺墨兰。这种兰容易栽培,且叶艺变化无穷,加上本身自成一个系列一时风靡澳乃至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最高艺向者售价达到兰花单株售价的最高位约为人民币100万~200万元。这就是墨兰达摩艺”的兴起主导了第一波兰市的根由


第一波兰市过后线艺兰一直是处在墨兰圈内欣赏,直到第三波兰市的启动时细叶兰的线艺仿佛被启动,但好景不长紧随着2006年之后的8年低谷期,线艺一直没有被人重视过。


2014年春细叶兰线艺被悄悄启动,由广东有识之士领头台湾跟随主演了这场线艺热。借助蕙兰牢固根基起到了点穴作用,成功迎合天时、地利、人和使得第四波兰市的启动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在此影响之下蕙兰内的红香妃和春剑、莲瓣、送春、春兰等线艺,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市场。特别是下山线艺草更是成了众星捧月之势,于是蕙花资源地又成了收购者的天堂。

蕙兰中透艺欣赏

蕙兰银艺欣赏


一、艺的先明与后明

“先明艺”一般表现为从新芽刚一出土就已经表现出来,随着后面光照和叶片的逐渐发育成熟,其艺慢慢隐去。像四季兰的“状元及弟”新芽出土后叶片边缘紫红色的边线非常醒目漂亮,其草是捧上带蝶,副瓣带蝶。另外,传统种春兰“金镶翡翠”亦是先明表现。


先明艺一旦从叶片上表现出来后期退去只是少部分现象,像一般的丝缟类是不容易变淡或直接变成绿叶的。不稳定因素是表现跟代的新个体上是否分布,艺的稳定与否那是变化莫测的,这也是育艺者为之着迷所在之一。因此,鉴赏艺者对缟艺叶尾的帽子厚薄非常关注。帽子戴得好稳定系数高,破出者容易在子代苗出现不跟代现象,这些经验来自于长期淘艺爱兰者的总结。艺高到头也就是缺少了那份期待,就是那些似有似无的更让人牵挂,更值得爱者玩味其中。

不过有部分先明后暗的曙艺表现较为明显,该类草一般容易出现色花现象,故也受到爱兰者的追捧。


后明艺是在新苗长至半成熟时慢慢表现出来,是以金银边为主。各个兰种上皆有表现。据有经验的兰友说,后明艺草其花艺的出现率低于先明艺,个人没有考证故只有一笔带过。

红香妃科技杂交艺草表现之一

红香妃科技杂交艺草表现之二


二、叶艺的各种显现

叶艺中是以缟艺表现最为丰富,如边缟、丝缟、中透、片缟等;其后像散斑、虎斑、图斑、金沙等真是异彩纷呈;像咀艺、扫尾、曙艺更是透露出一些花艺信息让人十分迷恋。


这其中缟艺分出几种色彩如,瓷白色、金黄色、红丝缟、绿丝缟等异常美丽。看叶艺的稳定与否,有经验者所说的“背银”强弱非常关键,还有“绿帽子”多寡是会透出重要的信息。


巴山市兰友的Z先生赌的散斑艺春剑,竟然走出绿丝缟现象来,并且是素花,其外三瓣亦有水晶体表现。该现象在贵阳兰友L先生赌的春兰散斑水晶草龙根草上,也是有着相同的表现。如出现绿丝缟,荷形素花,其三外三瓣水晶丝缟现象等。


缟草出缟花是兰友最为喜欢的。如最近所了解到的送春名山种阴阳缟花现象。该草在出边缟时其花艺是呈绿覆轮现象,当叶艺呈丝缟状时其花艺方才显现呈阴阳缟状态,半边绿半边白,色彩对比鲜明十分奇特。这充分明说了叶艺的变化是存在着影响花艺变化现象,同时也在透露出基因因子千变万化的规律。

蕙兰叶艺虎斑欣赏


三、叶艺的另一类别

关于“水晶艺”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提。叶尖乳化也是叶片的一种艺向表现,也有其美的一部分,虽无如上各种叶面艺漂亮,但乳化表现针对春兰类兰种则有一定的生物密码信息透露,故在鉴赏上亦有一定的神秘之处。这是微观叶艺的一种显现表达方式,如在脚壳和叶片或叶尾上等。另外,蝶草的红水晶体或伴以乳化表现者亦是丰富,这里也是有着透露生物密码的信息,目前是以蕊蝶为多,少有多瓣奇花表现或少瓣型花出现。目前皆有报道过。云南春兰种“临素牡丹”就是一只具有叶蝶的奇异表现。关于“叶蝶”以后将有专门论述,此处略过。

春剑叶尾起兜现象之一

春剑叶尾起兜现象之二


结束语

由于艺向的变化多端显现,使得专业论述线艺的专著都显得跟不上时代发展,使得艺线者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呈非常渴望的状态。据我调查现在浙江、安徽、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资源地对线艺兰的鉴赏提升比较快,而把玩大省江苏还是以瓣型花为主要鉴赏对象,对线艺兰再度兴起呈冷眼旁观静观其变。


如何读懂线艺?现在资源区已经超过了把玩地。变化多端艺向由叶面表现出来,也是在透露出生物密码信息之一,如何从叶艺中来判断花艺的形成?这也成了热门。毕竟叶花双艺那是锦上添花,自是美不胜收。


小提醒:兰花叶艺在90年代后期就有科技杂交繁育,在2005年左右大量上市,涉及到多个兰种,如春兰、蕙兰、春剑、莲瓣等,现在红香妃亦有批量上市,希望爱者小心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