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都城隍庙

 凡尘过客160 2015-05-02

  “城隍庙,九里三,样样买卖在里边,上至绫罗和绸缎,下至牛笼和马鞍……”这首民谣讲述的是西安都城隍庙的热闹场景。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在西安繁华的西大街上。在历史上,出了西大街,穿过西门一路向西,就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在西安,都城隍庙可谓无人不知。作为一处著名的道教道场,自明清以来,都城隍庙就热闹非凡,游人香客信徒众多,香火旺盛……都城隍庙附近还逐渐演变为一个繁华的民间市场,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市民和游客。

  一

  在道教神仙信仰体系中,城隍信仰由来已久。“城”指城墙,“隍”则指护城河,所以“城隍”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城市、扶正祛邪。后来,城隍神在百姓心中逐渐成了护国安邦、剪凶除恶、调风和雨、管领亡魂诸事之神。按照古代城隍神设置,都、州、府、县设不同层级城隍神,西安都城隍庙供奉着统领西北的城隍神,所以与当时北京、南京的城隍庙齐名,是三大城隍庙之一。

  西安都城隍庙是道教正一派道观,一直秉承正一派传承。2006年在恢复重建后,为了更好地彰显道教的包容性,都城隍庙规定,无论“正一”还是“全真”,只要愿意潜心修道、弘扬道教事业的道友,均可常住、挂单。

  西安都城隍庙鼓乐驰名海内外,2009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城隍庙前任住持安来绪道长,因通道明德,演技卓绝,被称为一代鼓乐大师。1961年11月,安道长率“西安鼓乐”表演队赴京表演《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全套》,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2005年,都城隍庙登记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原有的鼓乐社得以恢复,成员由庙内道士及社会上的老艺人们组成,鼓乐社经常开展演出,传承保护道教音乐和文化。

  2011年,西安都城隍庙在网络上开设了官方微博,微博每天会发布道教知识等内容,传播道教声音。目的是希望通过微博,引导公众正信真知,及时了解城隍庙活动。网络是便捷和易用的渠道,有助于道教的传承与发扬。

  二

  西安都城隍庙是陕西省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之一。明洪武二十年(1387),由朱元璋敕建,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负责监修而成。清雍正元年(1723),一场火灾烧毁了都城隍庙大部分建筑,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下令拆除明秦王府,用秦王府的木料重修都城隍庙。重修之后“规模宏大,殿宇辉煌,碧瓦丹檀,雕刻精美,地基之广,甲于关中”。

  清光绪十三年(1887),庙前商民不慎失火,烧毁了山门及东西两庑商铺,损失惨重。在时任陕西巡抚叶伯英倡导下,募资重修。1942年,日军轰炸西安城,在城隍庙内投掷了两枚炸弹,炸毁了藏经阁。明代珍贵字画、《道藏》经典、鼓乐古谱等大量文物毁于一旦。大殿东北角及后檐也未能幸免,惨遭损毁。

  新中国成立之后,都城隍庙逐渐恢复。2006年,都城隍庙开始进行修缮,这也是30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恢复。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完成了大殿、戏楼、文昌阁等建筑修复工作。

  修缮后的都城隍庙已经成为西大街上地标性建筑。由南向北第一座建筑是大牌坊。都城隍庙大牌坊由六根正柱、十二根辅柱、十二根戗柱支撑,一个主楼,两个次楼,五开间组成,庄严肃穆,气派不凡。大牌楼正面悬挂“都城隍庙”匾额,背面对应有“你来了么”四个大字,亲切的口语迎接着来此的人们。

  穿过大牌坊依次是文昌阁、财神殿、仪门、戏楼、火神殿、圣母殿、城隍殿等建筑。城隍殿供奉主神城隍,外观雄伟大气。大殿的屋瓦选用孔雀蓝色,在古建筑中仅次于皇家使用的黄色,凸显了都城隍庙的地位非同一般。

  三

  每到新年,西安都城隍庙都会举办庙会,作为我国四大庙会之一,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都城隍庙里高跷社火、武术杂耍、民间绝技、书法茶道、戏曲相声、祈福法会,异彩纷呈,十分热闹,所以有了“城隍庙里的热闹戳破天”的说法。

  事实上,都城隍庙的年味从“小年”就开始了。农历腊月二十三,都城隍庙都要举办祭祀灶王爷活动。这一天,庙里烟火缭绕,十几名经师身着道袍,进行诵经、说文、唱词、唱韵、转天尊等祭祀流程。

  新年庙会的活动十分丰富,祭灶拜火神、送春联、送财神、新年头炉香、祭城隍、拜太岁、挂祈福牌、迎财神等,看得人眼花缭乱。在城隍庙会上,人们不仅能见到大商场和超市买不到的老物件,还能看到难得一见的吹糖人、剪人影等现场表演,这些洋溢着浓浓民俗味的表演让人重新找回久违的年味儿。

  新年庙会作为城隍庙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文化重量与情感积淀。来西安都城隍庙参加道教法会,拜神敬香,观看文化汇演,逛小商品市场,品尝小吃,这一民俗已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都城隍庙道长们看来,庙会营造的道教文化氛围,可以向社会集中展示道教崇尚自然、齐同慈爱等优良传统,使人产生敬畏之心、仁爱之心,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