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常胰岛素的分泌和调节

 和火球 2015-05-02
       胰岛素是由胰腺内胰岛的B细胞分泌的。正常胰岛素的分泌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不依赖于进食的微量的基础胰岛素—分泌;另一部分是由进食后高血糖刺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从而能使进食后特别是吃糖类食物后升高的血糖正常化).基础的胰岛素的作用是阻止肝脏内储存的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人血,也阻止由脂肪酸、氨基酸经糖异生途径再转变为葡萄糖释放人血。所以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虽然很微量(大约0.5U/小时),但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降低空腹高血糖。当一个人禁食时间过长,血液中葡萄糖水平降低时,基础胰岛素分泌也会随之减低甚至停止分泌,这时肝脏就会重新合成葡萄糖释放入血,从而在不进食的状态下使血糖也始终保持在3.6~5.9mmol/L这一正常范围。

二、       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调节

       基础胰岛素分泌在体内主要受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都具有拮抗胰岛素降血糖、促进内源性葡萄糖生成的作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均从半夜开始分泌并逐渐增加,至凌晨时分泌达最高峰,而在下午又有第二个分泌高峰,而正常人的机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可以随着这些拮抗激素的升高而增多,即在凌晨与下午分别各有1个胰岛素基础分泌的高峰,而在半夜与上午就分泌较少,这样非糖尿病患者正常的血糖水平总是能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3.6~5.9mmOL/L)。而糖尿病患者常由于基础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消失,会在凌晨与下午有两个很难控制的高血糖期(这分别称为高血糖的黎明现象与黄昏现象)。当人运动时,肌肉通过大量消耗葡萄糖提供能量,血糖就会下降,此时胰岛的B细胞会立刻感知血糖已降低,在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下,自动迅速减少胰岛素分泌,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进食后胰岛素的大量分泌主要受血糖调节,当血液中葡萄糖水平>100mg/dl(5.6mmol/L)时,胰岛B细胞就会立即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可较基础分泌增加3一10倍)。一般讲,进食普通饮食时血糖高峰在饭后30分钟~1小时,胰岛素分泌的高峰也在饭后30分钟~1小时。如果进食单糖类食物如水果、糖水、蜂蜜、果汁、可口可乐等含糖饮料,由于单糖消化快、吸收快,血糖高峰就会提前,胰岛素分泌的高峰也会提前。正常胰岛的这种在餐后随着血糖的升高而增加的胰岛素分泌模式最节省胰岛素,降低血糖也最有效。随着消化过程完成,血糖不再增高,胰岛素分泌又恢复到基础分泌水平(在进食2~3小时以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