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不可享尽,势不可倚尽

 善书之馆 2015-05-02
      「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当我们有势时,不可仗势欺人。当我们有钱时,不要奢侈、浪费,并且能节制自己的享受。(享受物质就是在消福报。)
    
  「欺人是在消福,学吃亏是积福。」
    
  「发了一次脾气,等于生了一场重病。」所以我们应学忍辱,别人无端辱骂我们、冤枉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因替我们消灾、积钿。
    
  行善贵乎不求为人所知。必须发出真诚、自然,事后不牢记在心里。则虽小善,福报也大。若怀有企图行善,施恩望报,虽终生行善,而福报有限。这叫做阴骘。
    
  古人曾说:「保藏的东西,不一定属于自己。因为财产是五家共有的;火一来,就化成灰烬;水一来,就被冲走了;盗贼一来,就被搬空了;若遇贪官污吏,也会被构陷侵占;若生不肖子,则倾家荡产。所以,只有布施济众,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你说是不是啊!  
  
  无福之人,凡事往坏的一面想,因此只有痛苦与失败。有福之人,凡事反往好的一面看,则人生自有许多巧妙的境遇。转祸为福,转危为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看到别人做了有意义的事,我们应心存恭敬、赞叹之心。不但不可嫉妒,反而应该自我安慰。万一我没有做到,我应该向他学习,这是欢喜心。看到别人做了损人利己的事,我们不可批评他,而应反省自己是不是和他一样,如果是就应该改正过来,以后不再犯错。「守口业、修口德」所谓见贤思齐是很重要的。如困戈们做了很多善事,但是常说人之短或说骗人的话,的福报会越来越少。我奉劝各位:「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对于足以伤害到他人的评语,尤其尊长,千万不可批评。
    
  对于别人的劝告,我们应虚心接受。如果他劝告我们,是出于「爱心」,即使是骂我、打我、也应衷心感激。千万不可认为自己年龄大、历高、有社地位,就高高在上。自以为聪明,认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对的,这是可怜又可悲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怕做错事,只怕不能改。孔圣人所谓择善而固执。
    
  「得饶人处且饶人」,如果你常原谅别人的过失,不与他计较,他定会受你感化,这种不花钱的善事,何乐而不为?如伯夷、叔齐不计较别人的过恶,所以没有怨敌。如果我们有「以心报怨」的精神,则社会安宁。  
  
  世人尝欲求福,殊不知大多数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即如俗语所云:佛本在心头,何必远方求。每个人转世以来,不论夙业之轻重,必然或多或少均有带「福」转人身。
    
  如何使福长不减,端凭您自己如何作而己。就像你有拾万元,把他存入银行,守着不乱花,花必有用途,那这笔钱必然会越来越多,纵然会减少,因为你不乱花,那么减少的速度,一定会比慢。人带「福」转世,就是己人带「福」转世,就是己经将「福」存入银行,看你这一生怎么去应用它而已?如困不能好好的做人,守国法、守道德、勤俭、克苦耐劳,只想好逸恶劳,那你的福很快就完了。如果你能在日常间循规蹈矩,那么,你的福就会有增无减。
  
  另外,为人刻薄阴损,都是一种很缺德的事,更因为这种行为属于心胸狭窄,没有肚容人所不能忍,您想,能增福吗?相对的,如果你们有雅量,将山己所得一份,来助益他人,虽然眼前失去一些物质或精力或时间,可您却是增长福份的原动力。此即如,平素修功立德善行,可以为己身求福的道理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