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在博物馆看到某奏折,后面有某清帝的朱批,仨字:“知道了”……当时觉得不可思议,这是皇上说的话么?但看看这些雍正的朱批,还真是搞笑啊! 1.批田文镜折: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点评:朕就是这样任性!朕就是这样萌萌哒! 2、批石文焯折: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相异。 点评:皇上脾气太好了!这句话如果写进情书里,绝对加分。 好基友,一辈子!! 3、批年羹尧折:从来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诞就是矣。 点评:最基情!!!!!!! 4.此事与你何干?况又不是你任上的事?粗率不明之至。 点评:这话说的~~~~,这是在怪年希尧狗拿耗子么? 5.知道了。九贝子要来京,奏了个折子,朕亦不曾批回,浑沦说了个知道了,他若借此要来,使不得。你只言不曾有旨与你,不要放他来。 点评:九贝子,谁啊?不要放他来——呵呵,敢情在跟人串通蒙人啊? 年羹尧奏谢赐鲜荔枝折 6.知道了。一切总仗不得。大丈夫汉,自己挣出来的,方是真体面。勉之。 点评:大丈夫汉,自己挣出来的,方是真体面——很有大佬的气势啊~~~ 年希尧奏为妹封贵妃恭谢天恩折 注:年希尧为年羹尧的哥哥 7. 朕躬甚安,不必为朕过虑,你好么?好生爱惜着,多为朕效几年力。 点评:亲切的唠家常,么么哒! (向后写臣字得体:意思是不要写“奴才”,要写“臣”,看来雍正分得还挺清楚的。满清人才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是自己人;汉人自称“臣”,是外人) 雍正批高其位折 8、批李卫折: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 点评:呆皇帝?!…… 9、批阿克敦折:今到广西,若仍皮软欺隐,莫想生还北京也。 点评:别想活着回北京了。 10、批王国栋折:此朕几案上所污,恐汝恐惧,特谕。 点评:估计是朱砂撒在纸上了,怕大臣误认为是血,可爱的雍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