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蓟县七旬老人修著七万字“电子家谱”

 fule8891 2015-05-02
天津广播网 2013-04-01 15:46   稿源: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区县联盟广播   编辑: 李胜君  

  家谱与国史、地志一起合称为中华民族三大文献,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最近,蓟县一位七十四岁的老人许连科,历时五年多时间,运用电脑修著成了七万多字的“许氏家谱”。

  昨天一大早,记者来到蓟县上仓镇刘各庄村,见到了许连科老人,他精神矍铄,正坐在电脑旁全神贯注地查看“家谱”。这让人很难想象七十四岁老人竟用电脑制作出了四百多页的家谱。然后一一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许连科说:“过去家谱都是手写,传传就失传了,现在我为了家族文化不失传,所以我就想自己弄电脑、打印机,编辑、打印、装订全是自己完成,将来可以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这本电子家谱内容历史跨度三百六十八年,共计十四代人,谱书字数七万五千多字。家谱详实记载着包括蓟县、北京、台湾、美国等地一千四百七十位族人的资料,除了文字还有近五百幅记录了家族及当时事件的照片。家谱不仅涵盖世系图表、世系本纪及家谱常规内容,还分别有创谱序言、家谱正文等多个题目,展示这个家族的历史发展脉络。

  许连科说:“这上面我用数码相机照了像,使读卡器放在电脑上,通过剪切把它印在家谱上,我把它叫家族相册,后人翻开这书就能看到前人的形象,有他的名字有个人信息,这一生有哪些业绩,让后人学习前人,为社会多做贡献。”据了解,许连科的祖上在清朝入关时就定居蓟县上仓镇刘各庄村,在蓟县最有影响力的是第六代后人许有泰和第八代后人许子谦,许有泰在上仓镇刘各庄村建兴泰德烧锅,是蓟县最早的酿酒烧锅并且被清政府封为御酒,兴泰德烧锅就是现在渔阳酒业的前身。蓟县上仓镇文化站站长赵庆武介绍说,当时,许氏家族总计有房一百六十多间,雇工一百多人。光绪末年,许子谦捐助大批银两,赈济灾民,朝廷授后补道台职衔。“许家大院可以说跟石家大院相媲美,光绪御赐牌匾‘乐善好施’,在许家大院中厅挂着。许家大院分三个院子,东西跨院,西跨院有学堂和花园,后面既有场还有工人住的平房。”

  据介绍,在《蓟县志》、《古蓟州》等书籍中都有关于许家大院的记载,许家当时在蓟县是名符其实的名门旺族。遗憾的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家族没落了,并且家谱只写到了一九四二年。二零零七年快七十岁的许连科老人萌生了重写家谱的念头,历时五年多时间,最近完成编修。

  许连科说:“请教族中长者、遍访许氏宗亲、查阅历史资料,经过五年多的时间终于把这个新谱续完了,完成了我们这一辈人承续家谱、光前裕后的夙愿。”《许氏家谱》的问世,既是许氏家族的一件大事,也是蓟县上仓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成果,对上仓历史的考证起到积极的鉴证作用。

  蓟县上仓镇文化站站长赵庆武说:“在他平常用了五年时间,编写了家谱,是非常不容易的,镇里给了一定的支持,鼓励老爷子继续为上仓历史、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天津区县联盟广播蓟县台记者张溧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