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白·论艺】大卫·霍克尼:我与弗洛伊德再会之日已近

 BEIFANG886 2015-05-02

小编碎碎谈:


早在去年得知霍克尼将要来京时,我便同朋友半开玩笑地说这次霍克尼的中国之行必将成为中国艺术圈的大事件。果不其然,从霍克尼的讲座信息公开之日起,微信朋友圈便开始了疯狂而火爆的刷屏,美院的讲座更是一票难求。我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这种现象,难道仅仅因为大卫·霍克尼的伟大?还是中国人民的热情?亦或某种根植于中国人骨子里特有的个人崇拜?


霍克尼的来访犹如一块巨石投入沉寂已久的中国艺术圈,激起层层波澜。然而,随着石块沉入湖底,荡开的涟漪终究要归于平静,因为这湖已近乎一潭死水。尽管如此大规模的由某个人或者某一事件而掀起的群体性热潮在近十年的中国艺术圈实属罕见,但是在盲目的热情背后到底隐匿着怎样的迷茫和空虚?我们希冀从那短短30分钟的演讲中获得什么样的艺术秘诀,抑或重拾某种信心么?


霍克尼的中国听众们绝大多数是美院的学生,上百人为了目睹大师的风采提前5、6个小时便来到讲座现场占座,然而换来的却是仅仅不到一个小时的演讲(其中30分钟是回答听众提问)。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礼堂那拥挤的、令人窒息的、人头攒动的画面不免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然而就像我们不应该贬斥歌迷的躁动与无知一样,怎么能够向那些疯狂的霍克尼崇拜者头上泼凉水呢?但是,这样一场近似礼仪性的讲座是否果真如媒体报道的那般精彩绝伦恐怕只有参加者自己心知肚明了。


换而言之,对于听众和媒体而言讲座的内容并不是他们所关切的,听众在乎的是霍克尼本人以及他所坚持的架上绘画;媒体关注的则是整个事件的可报道性。首先从观众的角度来谈谈吧。众所周知,霍克尼是现今仍坚持架上艺术创作的且仍健在的屈指可数的国际知名艺术家,这个看似简单直白的定义对于中国艺术家却隐含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意义。它似乎预示着某种榜样的力量,某种希望。“你看,人家霍克尼坚持架上绘画不是照样成了活着的大师!”言下之意,中国所固守的落后的艺术教育以及由此培养的数以万计的庸俗艺术工作者,还有迅速膨胀的以架上绘画为主的艺术市场是无可厚非的,这套系统同样也可以制造出艺术大师,只是时候还没到。出于无知也好,利益也罢,如此火热的艺术现象显得难得的荒谬。再来聊聊艺术媒体。传媒尽管关注事件却无法制造事件。尤其当下的艺术媒体工作者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和甄别能力,跟风报道注定会成为普遍现象。霍克尼作为早已成名的国际“巨星”对于媒体而言具有天然的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媒体其实就像是一群嗡嗡乱叫的苍蝇,它们怎么会放过霍克尼这块“老鲜肉”呢?不过好在这次是霍克尼这样公认的国际艺术大师,而非什么“熊猫”、“裸奔”、“捅人”的恶俗秽物。


相比于弗洛伊德,我想大卫霍克尼是幸运的。在中国完全可以找到成千上万个低劣的“弗氏风格”的模仿者,这对于一位艺术家而言究竟应该称之为一种荣耀还是一种无奈?大卫·霍克尼的这次暖春之行以及佩斯的个展对于相对闭塞的国人而言是一次难得的与原作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更是我们进一步了解霍克尼以及反思自身的契机。希望这种契机不要演变为一股盲目的、得不偿失的”模仿“之风的开端。


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大卫·霍克尼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架上艺术大师,我们尊敬他们对于自身艺术信念的执着和坚守,尊敬他们的真诚和理性,而绝非某种近似狂热的个人崇拜。



霍克尼:

我刚在布理德灵顿租了一个很大很大的仓库——我用过的最大的画室。签完五年租约之后,我觉得年轻了20岁。我不再觉得虚弱,开始觉得精力充沛。有时,我会崩溃,在床上待三天。 往往是睡三天,因为我不能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我很期待在那里作画,因为我觉得在更大的空间里无论对我还是我的创作而言都会意义非凡。


这个新画室在那些方面与其他画室相似,安静,井井有条。 不过,它还大得惊人。事实上,它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画家工作室(雕塑家工作室是另一回事,轻工业是创作作品的基础)。这更像是个摄影棚:像教堂或剧场那么大的一个庞大的白色空间,每一英寸都洋溢着上方天顶射下来均匀的光线。即便在阴沉的日子,穿过 通向画室的大门之后,就像是踏入了加利福尼亚。




霍克尼:

或许,如今若是想用回话来做一些宏达的宣言,就必须画大画。就算对我而言尺寸也有点令人难以招架了。以那样 的规模作画相当成问题,但是我在做。在这样的年纪,我 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能有这样的作画野心。我似乎比十多 年前60岁的时候更精力充沛。中国人关于艺术这个课题的 论说极好。我非常苒欢他们的另一句名言,即绘画是老年 人的艺术.意思是人变老的时候,生活、绘画、看世界的 经验都在积累。


问:你认为画家在晚年的时候能进入晚期风格吗?


霍克尼

毕加索晚年的很多作品就是关于老年人的,找认为。我们 在巴登巴登(Baden-Baden )看过一幅很棒的画,是某种 老年人自画像,但画的却是一个婴儿被一个女子领着。他 的球在地上,腿很虚弱,有点像是母亲在教孩子走路。老 年时也足一样.需要别人帮忙。我记得那个肚脐眼,是画 笔略作扭转画出来的。扭转在肚脐眼周围做出了小小的笔 痕,让它变得更加柔和,很是惊人。你觉得这个人老了, 但是却觉得皮肤柔软得像个婴儿,有那么多的层次。我想 只有老年人才能体会到它的内容。




文章来源: 名画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