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区逼格高不高,游客服务中心见分晓

 真友书屋 2015-05-03

作者:建筑的风景



你不远千里前来观望

我候你多时为你保驾护航

你感叹城市的美丽

山水的壮阔

庙宇的庄严

却从未注目站在身后我

——游客服务中心

这一次,就换我来惊艳这时光吧


每一个成功的景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游客服务中心。


一、日月潭游客服务中心

设计团队:团纪彦建筑事务所(norihikodan and associates)


服务中心由两个“V”字形建筑轻盈的交叠在一起,成为趣味横生的地景景观。和缓而柔美的建筑形式妙的融于地景之中,随着山坡缓缓升起,渐渐形成一个庭院,而不是突兀产生割断环境地形联系的单一建筑。


建筑的缝隙恰恰完美的扩大了游人观景点的选择,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处风景。


二、梅塞尔化石坑游客信息中心

设计团队:Landau+Kindelbacher


游客信息中心外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油页层岩的地质形态。


建筑的整体结构随着土墙回转变幻进入坑内,又有高挑出去的悬臂观景平台,身处其中,仿佛穿梭于古老时空,步入一个“岩层”的独特空间,带来了传统建筑无法提供的体验。各个展示空间因不同主题而呈现不同的外观形态。


除了吸引人的建筑外观,内部的设计业别具匠心,内部的装饰较为内敛、亲和。


三、东京浅草文化旅游信息中心

设计团队:隈研吾建筑事务所


在浅草的热闹街区,就这样垂直堆叠排列,一个信息中心拔地而起。有人曾言,这看起来就像是火柴棍搭建起来的高楼。这种垂直的序列结构颠覆了传统的层次关系,这样大楼便在高度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巨大的空气体量。


屋顶偏斜,每个楼层的高度不一样,与外面的关联方式不一样,让人从视觉上觉得似乎这个每个楼层都是独立的,形成独特的空间感受。


四、挪威Troll Wall游客中心

设计团队:RRA(Reiulf RamstadArkitekter)


位于挪威著名的Troll Wall脚下,造型简单活泼,分明的棱角融入了雄伟的山脉景观中。立面大部分被玻璃覆盖,增加了光线的进入,十分通透。同时“倒映”出壮美的山景。在雾气出现的时候,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恍若仙境。


五、丹麦Rebild公园游客服务中心

设计团队:CEBRA建筑事务所


依托于北欧独特的气候环境,游客中心在基础功能之上,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便于聚会的小场地。整个结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对森林、大自然的崇拜与赞美。建筑以木材廊柱组成了格栅板,增加了室内通透度的同时,也营造出朦胧的美感,随着太阳高度变幻产生的光影效果,穿插于虚实之间,更是乐趣无穷。游人一进入园区便会有置身森林的悠然自在。


六、加拿大温哥华范度森植物园游客中心

设计团队:Perkins+Will


游客中心在设计之时就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形式和功能上都包含生态及社会意识设计。这个游客中心呢,本身就是一个起伏的景观,从地上升起到屋顶的室内室外空间,这些结构为种植多种植物提供了巨大场地,景观与建筑在此完美交融。俯视而看,有一种鼹鼠洞的即视感。


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平衡,包含起伏的绿色屋顶,它们漂浮在堆砌的土堆和混凝土墙壁之上,这些创意来自于当地果园形象。屋顶和首层板面通过种植着植物的斜坡连接,这是一个自然生长的绿色屋顶。


七、万科天津海滨新区飞翔的V游客服务中心

设计团队:MOD设计团队


在海风中,这个如同雕塑的建筑,十分醒目,拥有海滨风景完美的视角,亦成为海岸线最亮丽的风景。建筑以三重“V”形长廊的三角形地面以及三个飞翔姿势的边缘来定义建筑的外形。


八、Whitehaven游客中心设计

设计团队:Archimania


相比之前的几个游客中心,Whitehaven体量很小,整个建筑呈长条形,以红砖与钢材框架为主要原料。从外观看像一个简单的快餐店,也像一个加了墙的大型公交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游客中心内设置了游客问讯处以及游客休息区,基本满足了服务游客的需求。


九、Eggum游线游客服务点

设计团队:Snohetta


Eggum游客中心,位于罗弗敦群岛海边的陡峭的山巅之上,是观看“午夜太阳”的绝佳地点,每年夏天有很多游客到访这个不再打渔的渔村。整个游客服务中线,以当地山石堆建,巧妙的利用了现有地形上的山包。倘若没有木质的凸出的窗,你一定会以为这是玛雅人留下的遗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