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教师四处求证发现真相,哈佛大学图书馆回复称并无这类“训言” 近日,记者接到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陈应宏老师的来信,反映部分媒体刊载的“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内容不真实。他担心,披上“哈佛”外衣却根本不存在的“训言”,会通过其他报纸杂志、互联网等,以讹传讹,流传越来越广。 求证·哈佛 图书馆没有这类“训言” “One day,has not been able again to come.”(一天过完,不会再来。)“Studies this matter,lacks the time,but is lacks diligently.”(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些错误频出的英文版“哈佛图书馆自修室墙上的训言”,陈应宏恐怕不会想到,他会在某一天与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学图书馆建立联系。 陈应宏在去年12月初被告知,学校要请广告公司制作一批中英文对照的标语展板,内容是20句哈佛图书馆墙上的中英文训言。然而,当发现这些训言的英文“一塌糊涂”,有的连主语都没有时,他感到非常意外,并在去年12月14日给哈佛大学图书馆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向其求证是否有这些“训言”。 第二天,哈佛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Deborah Keley-Milburn回复了陈应宏的邮件:“已经有很多人就这个问题询问过我们。我想,这是一个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民间传说。我们哈佛大学里的各家图书馆(哈佛大学共有70余家图书馆———记者注)都没有这类'训言’。” 他进而求证: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什么?结果被告知,哈佛大学的校训是拉丁文“VERITAS”(即中文“真理”的意思———记者注)。 求证·出版社 作者承认编造“训言” 《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作者丹尼·冯在该书的“前言”中写道:“虽然没有实力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但我知道很多中国人都有哈佛梦,梦想进入那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美丽大学。国内的朋友来美国玩儿时,我带他们到东部游览,哈佛是一定要去的。每次到那座神圣而美丽的学府,参观它那古老而朴素的图书馆时,看到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时,我都会有一番新的感悟。” 陈应宏给丹尼·冯发邮件求证:“这是真的来自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的训言呢,还是您杜撰的一个国际玩笑?或者是文化洋垃圾?如果真有,那么请您把英文原版发过来让我欣赏一下。” 但他一直没有收到作者的回复,于是便给出版该书的出版社打电话询问此事。该书的责任编辑之一告诉他,她只负责内容的文字校对工作,也没有见过这些“训言”的英文原文,需要联系作者核实后再给答复。今年1月4日,在与出版社总编辑的电话沟通中,陈应宏被告知,出版社已联系上了作者,作者承认这些所谓的“训言”确实是没有的。因此,出版社将在网站上把相关介绍撤掉,并且不再印刷该书。陈应宏告诉记者,1月5日,出版社的网站上就没有关于该书的介绍了。“该书的策划人在1月5日下午专门给我打了电话,表示道歉,承认自己把关不严。”陈应宏说。 伪“训言”流传的危害 陈应宏对这些无中生有的 “训言”表示担忧:“以前只听说过在中考或高考的语文作文中,有考生编造所谓的'名人名言’或类似的训言,唬得个别阅卷老师也拿不准真假,现在没想到,竟然有正规出版社策划、编造出的'哈佛训言’来欺骗大众。这种现象如不予以揭露,不仅会让更多的国人上当受骗,对此奉为经典,还会有更多的'牛津训言’、'剑桥训言’,甚至'北大训言’、'清华训言’问世。” (综合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朝闻网 www.17morning.com) 所谓的哈佛图书馆墙上训言 (部分)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身的。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现在淌的哈喇子,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