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阗美玉——帝王之好

 天宇楼33 2015-05-03

清代(1644~1911)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明末清初,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8月),清军抵达喀什噶尔,平定了支持阿睦尔撒纳的大和卓波罗尼都和小和卓霍集占兄弟的叛乱。这年秋天,天山南路完全平定,清朝完全控制今日的新疆地区。自此从明代末年已经断了的和田玉路重新打通。来自新疆和阗的高质量玉器再次源源不断的输入中原。乾隆皇帝本人就酷爱和阗玉,清朝宫廷制玉也以乾隆朝最为精彩,称为乾隆工。



龙纹兽型玉觥

清乾隆时期

21.5,宽18.3厘米

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玉质青白色,纯洁无瑕。为珍贵和田白玉制成。盖顶镂雕花形套环纽。兽首张口为流。颌底套一活环,盖,身阴刻浅浮雕龙纹,兽面纹,双曲柱并连作柄。四只兽蹄为足。纹饰繁复,工艺精湛。为乾隆内廷瑰宝。



玉桐荫仕女图

清乾隆时期

25,宽11,高15.5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为和田白玉籽料。留有玉料上的桂花色黄皮。圆雕庭院景色,主体为一门亭,隐于桐荫之下。前有门柱瓦檐,圆形门洞屏门两扇。一掩一开。门缝中透过一线光亮,一仕女倚身门后,捧罐而立;另一仕女手持灵芝立于门柱之侧。二人隔门相望,似正欲交谈。门前两侧利用玉皮之色雕成桐树,假山和高大的芭蕉树。树下有石台、石座、器底及侧面有乾隆御制诗两首。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所做。乾隆时年63岁。《御制诗四集》卷十三录有此诗,题为《咏和阗玉桐荫仕女图》。从乾隆御制款识及题诗中得知,此器是利用玉材中心挖去碗后的剩料,由苏州玉工琢制而成。造型新颖,匠心独运,堪称一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