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恒林工笔虎浅谈

 草木之人66 2015-05-03

2010年A-11罗汉图.jpg
2012-1-28 21:56 上传
下载附件 (607.99 KB)
自古以来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就十分崇拜,赋予虎视正义、勇猛、威严的形象。
都说画虎难画骨,此言即是,究其原因就是这些猛兽不是常人能天天去观察到的,很多老虎的行卧姿势都源于传说以讹传讹,这个时候的老虎形象多以主观想象为主,而今中国画的发展更趋完善,工笔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工笔走兽属工笔画范畴,工笔走兽画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一套严密的规范体系和鲜明独特的风格,并造就了不少擅画动物题材画家,因其逼真,生动,呼之欲出,所以广受现代人追捧。
而在这一领域杨恒林先生可谓佼佼者,杨恒林先生笔下的虎的形象不仅是威猛更可以延伸到虎与人情感的共性,他的虎画您可以说他画的不像,也可以说画的比活的还真,他画的虎之所以说不像,是因为它有别于自然界中老虎的形象,说他真,是因为它更贴近人们印象中老虎的形象,这是他的一个艺术提炼是对自然虎形象的一个艺术升华,这和他长期的写生与观察是离不开的。
杨恒林作画不同于其他工笔画家不同,喜用生宣,因其生宣泼墨处,豪放淋漓;浓墨处,发亮鲜艳;淡墨处,层次分明;积墨处,浑厚深沉的特点。杨先生正是应用了生宣的这一特点,常以大面积泼墨以及利用生宣特性丝毛,他笔下的虎,狮,狗,干湿并用,细而不俗,粗矿的景物野意十足,意态雄浑,但有他又常常“惜墨如金” 重墨韵,重透视,着色上尤为讲究,他笔下的作品也无不栩栩如生,出神入化,更多了一番文人画气象。画面冲刺着强烈的黑白对比,粗矿与精细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杨先生山水画笔力大气雄浑,取法宋元,构图上尤为巧妙
,赋有张力,妙趣横生,浑然天成,无不洋溢体现他扎实而深厚的传统功力。
杨恒林先生的作品给人印象深刻总能唤起观看者的共鸣,我也不例外,作品《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母子图》表现舐犊情深,作品《童年》则是杨先生怀念童年美好遗兴之作,《嬉戏图》《静听秋声》则以虎喻人。表现手足同胞之情,杨先生为人谦逊,从他的话语中袒露出他是向往那种小隐于林,随心所欲的人生态度,作品《微雨新晴》《晨谷晓雾》《听泉图》则就应该是他对这种生活态度的真情流露罢。自古贤士多崇尚高风亮节,“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杨先生正是这样的人,在与他谈话的几个小时里,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艺术家是什么?艺术家就是要敢于与假恶丑作对的人,脱离了真善美的艺术还能叫艺术么!不能!它就如同镜中花水中月一样什么都不是!作品《惊崖》《松下独眠》则是他人生态度的体现吧,他和所有艺术家一样也是位性情中人,他拥有无限的灵感,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和永恒不变的信念,作品《快雪》画面的主体是一只飞奔的老虎,身姿矫健,目视前方,给人以龙腾虎跃欣欣向荣之感,作品大面积留白,与远处浓重的松林形成强烈的黑白反差,
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计白当黑的特点,作品《岁月》公狮昂首凝望远方,母狮安然静卧若有所思,画面无渲染映衬任何景物,营造的氛围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官的冲击力却是让人久久无法忘记的,那是只属于观者与画中狮的共鸣,他的画可以让人陷入思考,让人融入其中浑然不知,杨恒林先生不仅虎画的好,传统山水,现代山水,人物,走兽,样样拿得起,他笔下的狮子画的更是别具创新在当今工笔走兽画领域应算的上是首屈一指,他画的走兽注重透视,注重动物的肌肉解剖,作品《暮夜风凉》描绘的是一只昂首远方的公狮,公狮神采飞扬,母狮半蹲神情警觉,幼狮侧目,若有所语,在暮色的映衬下一棵枯树昂然挺立,树的动势恰到好处的表现了风势,画面生动富有张力。《莽原王者》表现的是一种坦坦荡荡的情怀,体现的是画家最追求由无拘束的人生境界,“草原莽莽,谁主沉浮”。
不停息的是画家手中的画笔,它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它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是那样的单纯热烈。非凡的创造力,无止境的创作欲望,画家在浓淡干湿中书写他的艺术人生,我无比坚信融入画家真挚情感的作品,也必将是感人的,纯粹的,心灵为之震颤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