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画我的北京城--胡剑彪

 老北京的记忆 2015-05-03

胡剑彪
我画我的北京城
胡剑彪 摄

  口述实录

  历史既是由时代风口浪尖的人写就的,也是由无数小人物的奋斗史构成的。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的人生命运,都应该是媒体关注的—这里讲述的是亲历者自己的故事。

  从喜欢画画到喜欢画胡同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在天津,住在天津欣园姥姥家的大院里。孩提时代我就喜爱上了涂涂画画,一没事没人陪着玩了,我就自己坐在地上,用白粉笔在花格砖地上胡乱画,飞机、大炮、汽车、房子、小人、小动物什么的,画起来就没完没了。天天如此就会惹得姥姥不高兴,她觉得院子里满地的白色粉末很不雅观,就会用水给冲洗干净,而我却很高兴,因为我的“画板”每天都是新的。我上学了,最喜欢上的就是美术课,特别爱听老师讲相关的美术知识,还总是超额完成图画作业,班里同学管我叫“画神”。记得当时就有一幅我的蜡笔画被学校选中,送去日本参加了中日两国友好城市少年绘画作品展览。再大些我一逛书店就会一本本地买画册,自学了不少中外素描知识,还模仿了很多前苏联名家钢笔素描作品。在别人家的孩子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已经有了个目标,就是想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画技,为考入更高一级的美术学校打基础。

  1977年9月,我随父母搬去北京,那时在我心里,北京不仅是我们伟大的首都,还是个中国文化与历史建筑的博物馆。一搬来我就满心欢喜,大街小巷、胡同四合院、牌楼塔寺到处跑,到处看,有时间还会支起画架在胡同口画画那些老房子。

  我至今还特别清楚地记得,那是1978年夏天,一天晚上,住在我家院里南房的毛梦云大爷跟我聊闲天,他说:“北京胡同就像是个'世外桃源’,外国的什么东西也比不了咱这胡同,这是咱北京人的天堂。你不是喜欢画吗?没事的时候就去转转胡同、画画速写,全当是做素描练习,没准这以后会派上用场。”毛大爷还特意拿出他年轻时的画作,刚解放后北京胡同水彩速写给我看,那一幅幅构图生动的画面让我眼前一亮,也使我很受启发。从那之后,只要有时间我就坐在我家住的北太常胡同口,画我们家的老房子,画邻居家的老房子,画好了还会拿几幅去给毛梦云大爷看。毛大爷认真地看了看画,又端详端详我,说:“行,好小子,画得可以啊,好好画,照这样画下去必成大气候。”他还建议我骑上车多出去走走看看,把那些有特色的胡同老房子也都画下来。毛梦云大爷还说:“胡同是历史遗存,虽然值得保护,但时代在发展,经济建设、人们的生活环境正在改变,改建改造是政府迟早要做的事,再过二三十年说不定留下来的就是文物了,你能画就多画些,也是一份特别的记忆啊。”我当时似乎懂得了毛大爷的意思,开始痴迷地沉进了“胡同文化”里,用我的钢笔、用每一笔线条去记下那正在消逝或即将消逝的胡同、四合院,还有一些老字号建筑。

  慢慢的,亲朋好友都知道了我这爱好,谁看到了有特色的建筑都会跑来告诉我,让我去画。那是1984年11月份的一天,天有些凉了,老同学朱渤峰大上午的就骑着自行车来到我单位,那时我在一家公司做美术设计师。他特兴奋地跟我说:“我新发现了一个好目标,你赶快跟我走一趟。”正在班上我怎么能说走就走,可看他那急切的样子我心里又痒痒得难受,我说:你等我一会儿,我去请个假,咱俩就走。然后我就随他骑车到了西华门大街,从光明胡同穿过去后,又带我径直来到名叫惜阴胡同3号的老宅门前。哇,有特色,的确不错。我记下了往来的路线,找了个休息日的上午,一个人又来到这个地方,兴奋地展开了张4开的画纸,一心想的是一鼓作气把这个“具有18世纪西洋建筑典型风格”的老宅门画下来。那时候天气已经很凉了,整条街道胡同里除了我几乎不见个人影,难得的那分安静,让我的心里只有这个景,耳中只能听到笔尖在纸上滑动的声音。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响起一个老者的声音,可能他已经在我身后看了半天了,我竟一点都没有察觉。只听他说:“不错,好功力、好想法。别看现在这门脸已经破败了,可想当初建它的时候,这主人的社会地位一定很不一般啊!要怎么说这建筑就代表着历史、代表着时代呢。你能想到这么花心思、花功夫把它一笔笔原样画下来,可见你是很有眼光、很有远见的啊!”

  从勤奋自学到专业提升

  我自己也说不好我是从什么时候迷上钢笔画的,感觉那些线条对我有着一种特别的魔力。

  从理论上讲,线条作为造型手段,表面看不如阴影明暗效果逼真,其实它的表现却是明暗关系的高度艺术概括和提炼,它能着重表现和刻画物体的结构和形体特征,使其表现形式更加概括、简洁,特别适合于建筑师对建筑的理解和表现。应该说线条是钢笔画艺术的灵魂,同时钢笔画又归类于黑白艺术之列,它能赋予作品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整体感。千年前传播于欧洲各地的圣经和福音书手抄本的插图可以说是钢笔画的雏形。六七百年前,画家们开始用鹅羽制成的蘸水笔作画,文艺复兴时期荷兰画家伦勃朗和德国画家丢勒,都是这种画作的代表,他们的画法对我都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但在我自己画的过程中,我感觉单纯的用线或单纯用面去表现建筑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单纯的线条不易表现建筑的空间感和体积感,而单纯的用面表现,就无法表现它的细节,无法抓住其生动简洁的特征。采用线面结合可以使画面生动活泼、变化丰富。无论是规矩的线条还是自由的线条在有些局部的表现上很有效果,特别适合写实的表现风格,细致地刻画那些建筑的独特性。

  我在画中学,也在学中画,为了掌握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1989年我又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大专班,带职学习了三年。我的指导老师是著名油画家田友庄先生,他也非常看重老北京的建筑文化遗存,当他知道我痴迷这种绘画时就鼓励我:“是要有这种执著追求的精神,把千年古都的风貌不断地画下来,就等于给历史留下了一个特别的记忆……”随着不断的学习和绘画技艺的提高,我不管是画胡同,还是画古都风貌时都会有更多的文化思考,对每一笔、每一画都会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越画越有感觉,越画付出的辛劳也越多。

  一个偶然机会,让我有幸结识了我国著名画家、漫画界泰斗方成先生。这真是让我如获至宝,我拿着自己十几幅北京胡同速写画稿,大着胆子去到位于小庄的报日人民社旧宿舍楼,方成先生的家中拜访。没想到已经八十几岁的方老先生是那么谦虚,那么平易、那么可亲,他拿过我的画认真地看了又看,说:“北京胡同也是一种文化的宣泄,从中能让人看到文化内涵的力量。民族的东西是最独特的,文化的流传也是最久远的。”他还拿出民国时期他在上海画的速写原作给我看,并鼓励我要多练多画。临别时,他还特意把自己写的几本书送给我。

  有了方老的鼓励,我的信心和干劲更足了,业余时间更是骑上自行车满北京地转悠,搜寻目标。有一次经朋友指点,我利用假期专门跑到京西的门头沟,在一个古老的小山村住了下来,在那的六天里,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尘土飞扬,我都一天不落地画呀画,几乎画遍了整个门头沟保存完好的过街楼、四合院、老门楼和精美砖雕。在那些内容丰富、题材众多,象征富贵吉祥、福寿绵长、万事如意的传说故事图案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理解了民间艺人朴素的人生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得有一天,天刚蒙蒙亮,我在当地一位老人的介绍和引领下,好不容易才从一个小岔口爬上了门头沟山区海拔1732米的黄草梁山主峰。站在山顶,西可望灵山,南可望百花山,东可望妙峰山,云雾中远远地还能望到山涧中的明长城。我正兴奋地展纸作画时,天公却不作美,淅淅沥沥地下起了毛毛细雨,带我上山的老人急忙帮我打开了伞,我就这样在他老人家的伞下、在雨中完成了好几幅速写。

  这些年,我拿着画笔还寻访了不少名人故居,每次静下来在那里作画,你都能感受到其主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在梅兰芳、宋庆龄、纪晓岚、老舍、李大钊、溥仪等人的故居,我都是现场速写,很顺利就画下来了,而位于西城区宫门口西三条21号,鲁迅故居的那个小四合院,画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了些难度。这虽说是一所北京极普通的老房子,从建筑到空间陈设都很简朴,但走进那幽静的小院,鲁迅亲手植在前院的丁香和后院水井旁的刺梅,在这个春季依然开放,且满目繁花,满院芳香,要把它们一起画下来,的确需要特别的精心和耐心。还有前海西街18号,郭沫若故居院里他的那尊全身铜像,用钢笔素描法画在纸上的难度也不小。尽管不容易,但我还是坚持画下来,因为我知道在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记忆中,名人故居是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承载着更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凝聚着人们更深的情感,人们关注它的旧貌时,也许会感觉那曾经凝固了的时间与浓缩了的空间会瞬间变得鲜活、具体,而那些已经远去的、曾经绰约的身姿也会变得栩栩如生起来。

  从单纯爱好到责任使命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从单纯的个人爱好、痴迷、积累到现在,已经绘制了近四百幅作品,我把他们分别归纳为老城篇、胡同篇、老店篇、风情篇和新城篇,都集结到《笔尖下的北京城》这本书里。时间飞逝,城市变化了,市政建设改造了,但人们还是可以从我的作品里看到老店铺林立的前门珠市口东大街上的昔日繁华;看到“具有清代都市建筑风格”的观音院过街楼;看到建于明代著名的“珠市口东”的那些北京商业老店。除此之外,我还接受了老同学、著名军旅画家陈树东的建议:“画新北京、新北京的建筑,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北京的发展历史。”于是,鸟巢、水立方,CCTV、BTV等新型特色建筑也都被我收入画中。在这过程中我也体会了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书中所说:“……这样一个城市是一个举世无匹的杰作。我们承继了这份宝贵的遗产,的确要仔细地了解它—它的发展的历史,过去的任务,同今天的价值。”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北京城,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饱经沧桑又蕴藏着无限生机。正如著名漫画家孙以增先生生前为我这本书的序中所写的:“我在北京生活了近70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感情,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承载了我自儿时起太多太多的梦境,也承载了众多百姓的酸甜苦辣。”孙以增先生生前是一个热情而又亲切随和的人,他对我画新老北京风情钢笔画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帮助,他看到我的部分画稿时也说,它们让他仿佛又回到了欢乐美好的童年。他鼓励我一定要把深沉浑厚的北京时代风貌及充实质朴的生活态度原原本本地精雕细描出来,给后人一个完美的历史交代。

  这些年也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会对这样的创作如此痴迷?对于这样的提问,我往往很难即刻回答,但这会让我回首我曾经走过的每一步,会感悟出我深深痴迷的其实是“北京风貌”中那文化和审美品性相互结合的情调统一体。而我所做的,就是用我们这一代人的视角、我们这一代人的感悟以及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感情,去记录和传承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史与变迁史。

  正是带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无论是站在北大未名湖畔,还是坐在清华园古朴的二校门前,都会联想起那些大师们,想起他们曾经出入的楼阁、曾经坐过的湖畔、曾经乘凉其下的古树,是他们让这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让这里成了充满着美丽与灵性的地方。

  如果今天的读者能看到这本书,翻阅这些画,特别是看到我当年在前门大街改造前画下来的那些蔚为壮观的著名老字号建筑和部分胡同老门脸的时候,能发现些有价值、有趣味的内容,能通过它了解些老北京的历史知识、认识下北京城的旧貌并感悟到历史文化的沧桑变化,了解她曾经的风土民情,那我也就很知足了。我也希望我这本书中那三百五十多幅钢笔画,能像一杯陈年的醇酒,让人越品越觉香醇,越品越有味道。

  时间:2014年4月6日

  地点:天津日报大厦

  感受讲述者

  笔下痴情

  当王晨把他那本还散着些许油墨香的新书《笔尖下的北京城》送到我手上的时候,我着实震惊了!

  震惊它横跨近三十年的时间集成;震惊那钢笔尖一笔一画的堆砌;震惊那景致的真实与不可复制;更震惊相关政府的英明赏识,让它作为一段历史遗存和珍贵文化产品出版并将留给后人。

  认识王晨是从他的漫画开始的。他把他的幽默、机智、阅历及正义感,用他那支技艺娴熟的笔,以讽刺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随后,他告诉我,为了跟上时代,他已经开始尝试用电脑作画,插图、绘画、版头、设计,手到擒来几分钟搞定。他还是《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的美术编辑,每期都在“星吧”专栏,用生动的图画给大家讲一个星星的传说,同时也是用最形象的语言普及着天文知识。除此之外,我当时并不知道,他还有一个自己执著坚持了若干年的“小创作”,即是用最为原始的技艺—钢笔速写,在一直不停地记录着老北京那些古老、独特建筑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一景一情。直到有一天,他让我看到了一组北京建筑风情的钢笔速写画!

  那被他贯以“皇都情画”的组图中,颐和园中古老的德和园大戏楼、栩栩如生的镇水铜牛,中南海的“园中之园”静谷风光、中海一景的迎薰亭风光,以及北京动物园院内具有西洋古老风格的建筑畅观楼,在一笔笔的钢笔线条下皆真切而生动,不禁让人联想起古都留存下的那些楼阁建筑、街巷胡同、园林城池所蕴含着的博大而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同时,我也能想象出,在多少个风霜雨雪、烈日酷暑下,总会有一个孤独的行者,身背画夹,执著穿行于这些风景之中,以自己最为独特的方式与之对话、交流并记录下它们那一刻的风采与神韵,使之成为另一种永恒。

  了解王晨的人都知道,他就是这么个“认准了一件事就会一条道跑到黑”的人。与他一起在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学习的同学,现为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的著名军旅画家陈树东还记得这么一件事:1990年暑假,王晨和他一起回他的家乡古城西安,七八月份的酷暑天,王晨就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兴致极高地走街串巷、观光作画。几天下来,西安的大街小巷、老院子旧门楼,以及知名的朱雀门、钟鼓楼、大小雁塔,都被他生动鲜活且自然地装进了自己的速写本。尽管当时的小陈还笑话他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后来随着西安旧城改造,那些小巷、老房子以及有着精美砖雕的旧门楼都不复存在的时候,已成为老陈的这个小陈才惊叹,王晨当时的卓识及远见、不舍与坚持是那么有意义、有价值。


  也是有了近三十年的这份坚持与勤奋,北京城的老城篇、胡同篇、老店篇、风情篇以及新城篇,共计300多幅画作在王晨的笔下累积了起来,结集成了《笔尖下的北京城》。人们在感叹时间在变,一切都在变的今天,虽然北京城的老建筑、老风貌已渐渐地离人们远去,但这些优秀的美好的传统的东西,并未因它们的远去而死掉,那些伴随着王晨,也伴随着一代人成长的老院子、老字号、老门楼和那些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东西,依旧可以在这本书里,在王晨的画作中被保存了下来,并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与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有了心灵上的沟通,它既见证着北京发展的历史,更是一幅展现着北京精神文脉的社会图景。

  而对于王晨,这些画作的每一幅、每一笔也都记录着他的成长、他的曾经和他的故事,因为这里面有他的生活、他的体验和他的感情,在他的眼里和他的记忆中,这些北京的老胡同、老字号、老城墙都是可爱、可亲、鲜活而生动的。

  作者:口述 王晨 撰文 孙惠英 胡剑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