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的幽默和春天的贼

 calfer 2015-05-03

今天的书评有点特别。还记得书籍大总管吗?他现在在好望角。他的轮船正在绕过美丽的非洲大陆,驶向美国,将于5月23日到达。轮船没有靠岸,但是他今天手机有信号。他发来了他在海上做的的书评。感谢Kindle,陪着他不孤单。请为他点赞。

不知道大总管是哪位的,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冬天的幽默和春天的贼

——读王跃文《国画》

说起官场题材的小说,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人——王跃文;想到王跃文,就不得不说说他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国画》。

说王跃文的小说是专门以官场为题材,其实他自己并不认同;他曾在一片序言中说道小说无所谓题材,他只不过是把想塑造的人物放在了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中罢了。非要说题材的话,所有的小说只有一个题材,那就是人,实实在在的人。我非常同意他的这个观点,无论写爱情、传记、传奇还是官场,都是以人为题材;无论塑造什么样的角色,作者的心中肯定认识或遇见过这样的人。人有时候就像三棱镜,常常有意地把一些本来简单的人和事分成三六九等、青红皂白。

第一次通读完《国画》,我仍是不能明白为何作者以国画为小说之名,后来我曾想或许官场本来是一块干净之地,或者至少外表看来是干净的,但正是这样本应该干净的地方,因为有了一些人的存在,从而变得污秽沉沉。当然了,这是我的一厢情愿。直到后来在相当于《国画》的续篇《梅次故事》一书中,朱怀镜向范东阳讨画时,范东阳说,水墨画,墨一运而五色具,干黑浓淡湿;阴阳明暗,凹凸远近,动静巨微,尽在其中矣。朱怀镜于是得到启发,精其运用发展为一种官场智慧。反观《国画》,虽然绝大多数人没有范东阳的体会,但实际上已经将运墨的智慧运用到了官场。一群生旦净末丑,个个独运匠心,唱出着一出出可恨可悲可怜可叹的多幕剧。

《国画》对官场人物的描写手法就像国画,用或浓或淡,或简单或详细的语言,将一个个人物刻画得如在眼前——人在官场但骨子里仍是文人的主人公朱怀镜,如何从一个有职无权的副处长,通过各种“学习”和教训渐渐圆滑起来,最初接受“额外收入”的心惊肉跳到后来的坦然为之;派出所所长宋达清的奉承和钻营嘴脸,以及他向朱怀镜诉说的自己刚出警校时的遭遇;年过之命才终于看清自己不适合官场,转而下海的邓才刚;张天奇的小人得志和两面三刀;本应是清净之人,却因顶着一顶官帽,说话做事就变得十分可笑的美院院长汪一洲和荆山寺主持圆真。以上诸君读来常常像冬天的幽默,令人后背发冷。

相比官场中人物,还是官外之人活的可爱些。为画而生、疯疯癫癫的天才画家李明溪,身困斗室心怀天下的落魄记者曾俚,虽为裱匠却似世外逸人的卜未之老先生;就连朱怀镜也常常感叹,自己身边的朋友一大帮,实际真正意义上的只有这几人而已。

《国画》写官场的着重点虽在人性,但其官场钻营情节之详尽曲折仍然扣人心弦。有一版《国画》封面上印着“稳居公务员最喜爱的官场小说榜首”,我想,虽然是小说,但是怕就怕像《厚黑学》一样,读来修炼如何才能脸厚心黑,若是这样,蝇营狗苟之人便会像雨后春笋般挺拔而出。望在官诸君能以君子之心读《国画》,发省自身,不生邪念,也是此书一大功德。


大总管,我们等你平安回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