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壶公评论 商女

 化雨先生 2015-05-03
商女  七律 中华新韵
――叹柳如是(九)

槛外秦淮春水寒,路人笑睹女屈原(1)。
一言水冷通儒辩,百世评奸俗士喧(2)。
若使当时身便死,何来后日贰臣观?(3)
空谈意气轻生死,恨煞金陵天地冤(4)。

注:
1《绛云楼俊遇》记载,“柳夺身欲沈池中,持之不得入。”以妓女之身报国,倒也成全了浪子杜牧们的心愿。中原宋、明朝面对外患最后的办法,就是让大量的无辜者伴随旧朝廷殉身,“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应该质问杜牧们:读了孔子书了吗?

2、《绛云楼俊遇》记载,“乙酉五月之变,柳夫人劝牧翁曰:‘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牧翁有难色。”曰;“水太冷,不能下。”这一情节引起后世懦弱的儒生们的义愤,但是这些义愤又何益于人、于己?南明时事无非党同伐异,争权夺利,土崩瓦解,仓皇逃窜,更无一策。倒是钱谦益明于统战,重于团结,但是以斯时人情终究孤掌难鸣,只好面对现实,希冀以文化留待后人,以图复兴,此乃大义。

时人讽剌钱谦益:
“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在乾隆大骂钱牧斋“丧心无耻”,查禁他的著作;江南文人鄙夷钱牧斋是“江浙五不肖”之首时,钱泳为荒废已久的钱牧斋墓“集刻苏文忠书曰‘东涧老人墓’,碣立于墓前,观者莫不笑之。钱泳评论:“虞山钱受翁,才名满天下,而所欠惟一死,遂至骂名千载。”(《履园丛话》)
钱谦益是否无气节?
钱谦益看到被拘押在多铎军营中的弘光皇帝,忍不住失声痛哭,在故主面前一跪不起。
看到扬州大屠杀的可怕结局,钱谦益游说多铎,说吴地百姓驯顺不需诉诸武力,他利用个人的影响劝说江南士绅“天与人归”,希望能阻止清军屠刀。钱谦益受到了许多名士的批评,但他忍辱负重,使许多人的生命得以保全。“文字狱”的核心人物吕留良后来表示:现在我知道了,以饥饿求死容易,以牺牲节义求生存难。

清初反清志士王思任认为:
“可以死,可以无死,英雄豪杰自知之也。英雄豪杰一死不足了其事,则可以无死;其事已了而死至,则可以死。……使必以一死为贵,则死而死矣,何济人世事。”
陈寅恪先生评论:
“牧斋之降清,乃其一生污点。但亦由其素性怯懦,迫于事势所使然。若谓其必须始终心悦诚服,则甚不近情理。”


3、1776年正月初七日,满猷乾隆命令编纂的《贰臣传》。当其时乾隆在位已经41年,前期,他企图瓦解汉民族意识、为满清部落政权正名的目的没有实现,于是反手打压钱谦益、沈德潛等坚持汉民族尊严的仕子,有了《贰臣传》、仆碑案以及名目繁多的文字案的发生。
钱谦益与《贰臣传》:
钱谦益身后百余年(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乾隆亲自点名查禁钱谦益的著作,说他“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自应仔细查明,概行毁弃”,并斥责他为居本朝而思前明的“乱民”,说:“朕从前序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曾明斥钱谦益等之非,黜其诗不录,实为立千古纲常名教之大闲。彼时未及见其全集,今阅其《有学集》、《投笔集》,荒诞背谬,其中诋谤本朝之处,不一而足。”还说:“我朝开创之初,创大一统之规模,不得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今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指钱谦益之流),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辄复畏死幸生,靦颜降附,岂得谓之完人?”更特别指斥:“降附后潜肆诋毁之钱谦益辈,尤反侧佥邪,更不足比于人类矣。”
钱谦益的《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遭毁版,甚至凡有钱的序文或列名校勘之书,统在禁止之列。很显然,乾隆之所以严禁钱谦益著作,旨在彻底清除钱谦益一类降臣故作故国之思、忠贞之态的诗文在士林中的影响。
民国大儒钱穆认定满清只是一个部落政权,事实上,终满清264年,这个政权在文化上始终没有得到中国主体民族汉的承认。不能不钦佩钱谦益、沈德潛及于钱穆、梁启超等人的气节和他们对中华道统的坚持。
4、在国亡之后,颜李学派对晚明文化作了深刻的检讨,颜习斋说:“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而清末的梁启超仍然耿耿于怀,他评论明朝学术“一般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学术界本身,就像贫血症的人,衰弱得可怜”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认为,明士大夫社会,无论清流浊流、东林复社,不过是八股先生们在争权夺利。
秦淮河所在的南京是这种空谈文化的集中地,从明末、太平天国到抗日战争,南京经历了三次令人发指的大屠杀,对于当代人,如果不能从文化上展开求诸于自己的大检讨,而只满足于对屠杀者的仇恨和谴责,后世再次出现惨案并非不可能,那些死去的人又何以伸冤?
本文发表于 2013-01-03 12:17

 
  • 拜读欣赏诗友佳作,好诗。推赞学习。问好诗友。

    2013-01-03 22:55  
    壶公评论回复: 2013-01-04 10:53

    谢谢来访

    [跟评] 4楼
  • 这人物律诗写的真好啊,欣赏学习了。新年快乐。

    2013-01-03 18:28  
    壶公评论回复: 2013-01-03 19:06

    为史作论,一种尝试。谢谢评论。

    [跟评] 3楼
  • 欣赏壶公老师好妙律,非常喜欢,学习,推荐,祝诗友元旦快乐!

    2013-01-03 13:27  
    壶公评论回复: 2013-01-03 14:28

    谢谢来访。

    [跟评] 2楼
  • 哈哈,首席!这个倒可以争论一番,先收藏。

    2013-01-03 12:43  
    壶公评论回复: 2013-01-03 14:28

    欢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