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亮孩子心上的灯

 初上旅途 2015-05-03

点亮孩子心上的灯

程宏明
  • 发布日期: 2015-05-03 00:00
  • 作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世界读书日”(每年4月23日),距今已整整二十年了,其宗旨是“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

笔者是一名教师,五十多年来专心在儿童文学领域里躬耕着,为少年儿童编创读物,深刻体会到在阅读中“感受书香”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书籍是民族血脉的载体,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正确的读书方法,需要每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笔者建议大家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弟子规》语)作为阅读书籍的座右铭。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于读书有一段名言:“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书是一种工具,只可看,只可用,看也是为着用,为着解决问题。断不可呆读。认清这一点,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正是:用书如用刀,不快自须磨;呆磨不切菜,何以见婆婆(婆婆——泛指父母)。”先生运用鲜明、妥帖的比喻,寥寥数语,就把书籍的重要性和正确的读书方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真可谓语重心长。

是的,“读”是手段,“用”是目的。学以致用才是读书的真谛。我们要教育孩子继承和发扬古代“悬梁”(孙敬)、“刺股”(苏秦)的苦读精神,“囊萤”(车胤)、“映雪”(孙康)的巧读精神,倡导活读(学)、活用,这将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

总之,应该让少年儿童清楚地懂得: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莎士比亚说:“生命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别林斯基说:“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变得更无知。”从反面说明应该读好书。我国古代文学家苏东坡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理学家朱熹说:“泛读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这些都能给人以启迪——好书能点亮孩子心上的灯!今捧献儿歌《读书乐》一首,希望与小读者共勉:

一本好书两扇门,你也读,我也读,

里面藏有金和银,精神财宝取不尽……

金儿歌,银故事,刻苦读,一本本,

百科知识真迷人,红花朵朵满园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