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玮:首先,忘记品味这个词,顺便改掉一个习惯——做任何事时,别把自己想象成主角,别设定有一个人以第三人称视角在审视你。 吃饭时认真吃。不管是吃泡饭咸菜,还是白葡萄酒鹅肝,都把它当成自己亲手做出来的,咂摸滋味,然后真诚的表达出来。 睡觉时好好睡。选自己舒服的睡姿和卧具。睡舒服了,睡安稳了。 选一些自己看着顺眼的画儿挂着,看。 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曲子,听。 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读。 尝试做一些自己以前没做过的新鲜事,觉得喜欢的就继续。 就这样,很平静的,很自在的,很真诚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从中获取乐趣,咂摸滋味,不要想“品味”这俩字,不要把自己想象成某个被人审视的人物。 然后,你就会偶然听见有人谈论你,“那家伙还挺有品味的”——当然,这种话最好也别在意,更不要想“哎呀别人说我有品味了那我就要按照这种路数活着”。当你开始琢磨品味是什么套路时,你就失去它了。 @凝听:品位是一种有克制的“骚”。 @校尉:所谓品味,便是将生活精致化。 所以花一些时间了解一下衣物的材质,提升一下自己对款式的审美,琢磨自己的仪容如何搭配衣物,这,就是服饰的品味。 拒绝快餐,熟知各类食物成分的益弊,了解各式各类菜肴的做法,掌握各类食品的品尝手法,对食谱有所研究并跟自己的身体状况相适应,这,就是吃的品味。 读一些书,做一些思考,平和而恬静的欣赏一些音乐,跑跑步,遛遛狗,墙角放下几颗爬山虎种子,收获一窗子的绿意,让时间过的不是那么没意义。这些,都是生活的品味。 尔后,保持神秘感,神秘感的意思在于:这是享受给自己的,而不是要表演给其他人的。 何为品味,大抵就是把你能做的,为自己去做到精美细致,享受承受范围内最好的。哪怕我举的这些都做不到,只要是有精致的去追求完美,这就是在提升品味了。 比如看得出来:苹果是有品味的,小米所谓“没有设计的设计”就显得没那么有格调,只是,“情怀”就略显尴尬了。 @杰特:一个品位一般但比从前有些许进步的人弱弱回两句: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外在:永远不要买淘宝爆款和假货(要舍得花钱); 3、内在:拓宽知识结构,无论去读书还是行路(要舍得花钱)。 - 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