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于这八个字的理解,放在不同的地方,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将其放之于沉香领域,小编则衷心告诫一句:“色”字头上一把刀!何出此言?且听分解。 ![]()
随着中国文化在近几年的迅速复苏,沉香作为其中一门,也迅速被拾起、追捧。然而,这门断层已久的文化想要在短时间内彻底被研究明白透澈,甚至精通明了,并非如此简单。
听闻许多香友选购沉香时,挑选的重中之重是看中沉香“黑不黑”,颜色“深不深”,这让人极为无奈,以下便贴出数张触目惊心的照片告诫诸位香友,沉香选购,并非如此! ![]() ![]() ![]() (转自网络)
看了以上照片不难看出,对于如何评判沉香等级,如何选择好香,甚至什么才是沉香,大多数人,处于迷茫期。选购沉香,从哪几方面着手?外观?重量?颜色?产地?哪个更重要?
以下顺序排名,按重要性分先后顺序:
NO1:首要选择评判标准---【香气】 沉香被称为“众香之王”的美誉古来有之,通俗来说,百度百科关于沉香介绍的第一条便强调了其这四个字的称号,绝非空穴来风。
沉香在作为熏香、焚香用途之前,便已是一味相当名贵的中药,其当中所蕴含的珍贵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然而,当入药等级的香材越来越少,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它另一个不凡的特性上---世间最优雅的天然香气。
帝王将相、文人士大夫,都用相同的观点,对沉香的香气表达出极高的赞美,所留下的诗词歌赋无数,绝妙无比!试想一下这些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为何会对如此一块其貌不扬、质地脆弱、玩法复杂的木头如此迷恋与赞美?难道不是其优雅迷人的香韵所给它的价值吗?
于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玩香,从“香”入手。 ![]()
NO2:【产地】 与人相似,沉香的产地也分为“三六九等”,有名门望族出身,必然也有来自贫民窟的同胞,然而,如何区分产地的优劣等级,谁胜谁负?当地政府说了不算,香农说了不算,玩家说了不算!---以“香”定胜负!
当然,也不能如此片面,问题也是具有两面性,紧挨其后的,便是对产地这一门的补充。 ![]()
NO3:【稀有程度】 第二与第三点可能算是互相平衡,沉香的产量本就稀少,出产国也并非数不清,在这些沉香产地、产区,由于出产当地的面积、自然生态、地理环境的不同,沉香的产量也有相当悬殊的差距。
例如越南芽庄、文莱、柬埔寨菩萨、越南富森、中国海南等沉香产地,其沉香产地就极为稀少,比起东马来西亚、加里曼丹这些沉香出口大产地,在出产量上差距悬殊。
NO4:【结油程度】 沉香的定义想必不用过多重声,作为沉香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油脂的多寡必然对其价值判断产生影响。然而,由于树种的不同,地理环境的造化,当地产地的特性,产自于不同地区的沉香结油程度都不尽相同。
例如星洲产区的加里曼丹、达拉干、马来西亚、文莱等沉香,其结油程度相对较高,表面观察油脂丰厚。而产自惠安产区的越南芽庄、柬埔寨菩萨、越南顺化等沉香,由于其特殊的结油特性,尤其是柬埔寨菩萨省所产出的沉香,结油看上去相当浅,不若星洲产区所产沉香的黑亮、饱满。
当然,作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沉香的结油密度达到沉水等级,其价值相应提高不少。
以上四点,按照先后顺序,在选购沉香过程中作为逐一参考,切记表面结油密度并非很黑或者很深的就不是好香,也切记不要被沉水或非沉水绕进了怪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