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面包总能打败爱情?

 yagi1 2015-05-03

“宋美龄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就在整个南京种满了法国梧桐。”

年轻的时候,爱看读者文摘,里面的故事全是这样。要么是女生倾国倾城,男生英雄盖世;要么就是狠狠爱一个,弱水三千,偏偏只取这一瓢饮。

长大了,迷菲少爷,迷老舍,才知道世界名著和读者文摘的差距。

读者文摘里的爱情,干扰的因素很少,无非是家长,第三者,异地恋等。而且,故事里的干扰因素通常不会超过三个,最后往往是大团圆结局收尾。

而世界名著里面的爱情,干扰因素却错综复杂,堪称剪不断理还乱。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黛西,最后还是和汤姆一起,不是说盖茨不好,而是黛西不知道怎样就选择了汤姆,又那么顺理成章,因为正常人都会这样选。

菲少爷笔下是这样,老舍笔下也是这样,只要稍微现实点的小说都是这样——爱情总会臣服于更大的面包。

爱情被面包打败,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不知多少大学生一毕业就分手,也不知多少人选择了一个有房有车的结婚。

现实就是这样,大家却不愿意承认,我们会觉得那只是别人的故事,觉得“噢,我肯定和他们不一样”。

我们一面沉醉于“山无陵,天地合” 这样的狂恋,一面又无法逃避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压力。

这不是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而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我们的爱情观或许是被包装过的。

我们的爱情观,可能是被一部小说、电视剧、电影包装过。那些东西告诉我们,求婚一定要有钻戒,告诉我们爱情要甜甜蜜蜜。也是那些东西告诉我们,女生就应该貌美如花,男生就该赚钱养家,反正爱情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反正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会遇到最适合的人。

真是要感谢琼瑶奶奶等人,让咱们觉得这是对的,是理所以當的,因为这是爱啊!

不知不觉的,咱们一边唾弃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的父母,一边又把“别人家的男/女朋友”挂在嘴边。

其实人都差不多,对别人要求多多,却对自己纵容。

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想必每个人在第一次听到“我爱你”声音,和第一次看到“我爱你”的文字,心中必会极度震撼狂喜,因为从来没有想到心中的情,可以化为声音,变作字。

但是之后呢之后呢,我们就用的非常熟滥,乃至于真有爱情出现的时候,我们都要问它是真的吗?

这是人性使然,又或许“爱情”并不纯粹。

大家都说结婚是女人的重生,对于嫁入豪门的女人来说,就是这样的。前一分钟她们还一文不名,可一旦在婚书上签字,就瞬息间拥有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亿的身价。

或许结婚有点远,我身边就有个土豪朋友,他告诉我,拍拖基本上就是看看小姑娘穿什么衣服背什么包,以这个标准向上提个20%,妥妥的拿下。本来想说他是臭傻逼,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好有道理。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举个例子,我有100块,可以选择去吃火锅也去看戏。如果我选择了去吃火锅,我的机会成本就是那场戏。又比如,我有一下午的时间,可以拿来打Dota,也可以和A去泡图书馆,我选择了去图书馆,那么打Dota的快感就是我的机会成本。

换句话说,我做的事情价值多少,是由我放弃的事情反映出来的。那么之所以那么多人选择面包,就是因为他们觉得爱情的价值比不上那些面包。

所以,别以老说爱情总被面包打败,多数人追求的只是更大的面包。残酷的是,你在她眼中比不上块大的面包。

好在,我们还是会觉得,“执子之手,与尔偕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样的故事很浪漫。

我们还是会被《飞屋环游记》里面的故而触动,去觉得真正的爱情应该是这样,甚至流下感动的眼泪。

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注定留给深情。尽管我们依旧物欲,人皆肤浅。

歌德说的很对:“我爱你,与你无关。”

或许爱情的本质就是一场伤风,我遇见你,我就发烧了,我控制不了。别人不能让我体温上升,别人不能让我失去理智,唯有你。

之所以我爱你,无非是一个爱字,前面加我,后面加你,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变成不一样的一个人,而你还是你。

那么我爱你,还相信着你爱我,这件事情怎么和那些不懂爱的人解释呢?

可能咱们都有病吧。

文/Alfl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