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得发紫”的由来

 陋室书屋2 2015-05-04

我国封建时代的等级尊卑制度是十分严格的,连服饰穿戴也有严格规定。如黄色,乃是皇帝的专用服色,其他人一概不能“染指”。官职品级不同,所着服饰颜色也各不相同。这种制度叫做“品色衣”制度。“品色衣”制度起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

宋、元、明、清沿用时,只在局部做了一些小的调整。就唐代而言,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穿紫色、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着紫穿红者,便是身居高位者,而穿青衣者则官职卑微。

那些穿红着紫的达官贵人可以经常出入朝廷,于是,人们便以红色作为发达的标志,而达到紫色者则是位居皇帝之下的高官了。故而,人们称官运亨通、仕途畅达、位居高官的人是“红的发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