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道德經注》清-徐大椿

 南靖草堂 2015-05-04

子部  道家類

道德經注 二卷

徐大椿

 

提要

國朝徐大椿撰。大椿有《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已著錄。是編以《老子》舊注人人異說,而本旨反晦,乃尋繹經文,疏通其義。仍分上下二篇,而削其道經、德經之目。仍分八十一章,而削其章名,但以每章第一句標題。其字句參考諸本,取其詞意通達者。其訓詁推求古義,取其上下融貫者。其所詮釋,主於言簡理該,大旨與張爾岐《老子說略》相同,而研索較深,發揮較顯,在《老子注》中,尚為善本。附載《陰符經注》一卷,詁以易理,義亦可通。惟其凡例詆呵古人,王弼注謂之膚近,河上公注謂之文理不通,未免過當。又謂老氏之學與六經旨趣各有不同,六經為中古以後文物極盛之書,老氏所云養生修德,治國用兵之法,皆本上古聖人相傳之精意。故其教與黃帝並稱,其用甚簡,其效甚速。漢時循吏,師其一二,已稱極治云云。亦未免務為高論。夫老子生乎亂世,立清淨之說以救之,特權宜拯弊之一術,猶曰不藥得中醫耳。蓋公以是術教曹參,亦適當秦虐之後,人思休息,猶適當靜攝可愈之病耳。必謂老氏欲以此術治萬世,非老氏之本意。至於黃帝以七十戰定天下,一切禮樂刑政無一非其所製作,古書具在,班班可考,必謂黃帝以無為治天下,尤非黃帝之實事。大椿此書,於《老子》之學不為無見,而躋《老子》於六經上,則不可以訓。故錄存其書,而附辨其說如右。

 道德經註(景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