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老子注》魏-王弼

 南靖草堂 2015-05-04

子部  道家類

老子道德經 二卷

王弼

 

提要

《老子注》二卷。魏王弼撰。案《隋書·經籍志》載老子《道德經》二卷,王弼注。《舊唐書·經籍志》作《玄言新記道德》二卷,亦稱弼注,名已不同。《新唐書·藝文志》又以《玄言新記道德》為王肅撰,而弼所注者別名《新記玄言道德》,益為舛互。疑一書而誤分為二,又顛錯其文也。惟《宋史·藝文志》作王弼《老子注》,與此本同。今從之。錢曾《讀書敏求記》謂弼注《老子》已不傳,然明萬曆中華亭張之象實有刻本,證以《經典釋文》及《永樂大典》所載,一一相符。《列子·天瑞篇》引穀神不死六句,張湛皆引弼注以釋之,雖增損數字,而文亦無異。知非依託,曾蓋偶未見也。此本即從張氏《三經晉注》中錄出,亦不免於脫訛,而大致尚可辨別。後有政和乙未晁說之跋,稱文字多謬誤。又有乾道庚寅熊克重刊跋,稱近世稀有,蓋久而後得之。則書在宋時,已希逢善本矣。然二跋皆稱不分道經、德經,而今本《經典釋文》實上卷題《道經音義》,下卷題《德經音義》,與此本及跋皆不合,豈傳刻釋文者反據俗本增入歟?考陳振孫《書錄解題》尚稱不分道經、德經。而《陸遊集》有此書跋曰:晁以道謂王輔嗣《老子》題曰《道德經》,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猶近乎古,此本乃已析矣,安知其他無妄加竄定者乎?其跋作於慶元戊午,已非晁熊所見本,則《經典釋文》之遭妄改,固已久矣。
老子道德經(景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