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价米饭的神逻辑和躺枪的挑山工

 指间飞歌 2015-05-04

天价米饭的神逻辑和躺枪的挑山工

因为垄断,中国的景点类公司毛利率惊人,这些暴利主要不是从天价米饭赚出来的,天价米饭只是其价格逻辑下的一个小例子。

十倍以上的毛利可称暴利了,但其实也没什么稀奇,因为全国这类景点都一个样,十几块一碗的米饭所在多有......但不是所有人把成本推给挑山工,这个心就有点黑了,属于更无耻的剥削。

景区是典型的资源垄断型企业,因为垄断,它才敢卖高价。否则,挑山工干嘛还辛苦的挑那么多趟,直接自己把米挑上去,做成米饭出售得了--这丝毫没有技术含量,但因为山顶是被景区所垄断的,所以挑山工只能受景区的剥削,赚一点点辛苦钱。这也是社会的一种真相。

闲暇看新闻,一眼扫到关于华山天价米饭的一条,说是在华山顶上,有媒体替游客反映吃饭超贵,米饭15元一碗,西红柿鸡蛋汤46元,然后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微博进行了回应。

其实我对15元一碗的米饭并没有太多感觉,因为现在米的价格差异太大,天价大米时有耳闻,一碗五常大米,卖十五块钱也说得过去。

但这则新闻里景区的回复和一些网友的逻辑把我看笑了,忍不住花时间求证了下。景区的回应大概是这样的:主要是运营成本高,其中由主要是相关原材料的运输成本(人工背负上山),另外还有五一山顶宾馆要加班须按劳动法多付工资成本等。

大家都看懂了,景区指的是山顶的米要由挑山工辛苦被上来,所以米饭贵是有缘由的。此回应一出,大批网民表示理解,认为贵的应该。

问题是:米饭卖这么贵,挑山工也确实辛苦,但天价米饭的利润景区给到挑山工多少呢?如果辛苦的挑山工也分享了暴利,想必买单的游客一定会理解,但如果挑山工没分到多少利润呢,岂不白担了虚名。

隔行如隔山,景区绝顶的商业模式我不太懂,但通过媒体资料和常识,还是能分析出一二。

先说华山挑山工的工资。检索到中国日报网去年有篇题为《华山上的挑山工》的文章是这么写的:华山天下险。2014年4月28日的华山。陈红约几个伙伴一起,决定征服这座“险峰”......可知是大概一年前同时间段的情况,作者写道,“这位挑山工今年58岁,挑货上山的工作干了近两年,平时没有节假日,一天收入一两百块钱。老人说,这次向山上送的货物有130斤左右。130斤!”

“一次一百三十斤,一天收入一两百块钱”。如果是一天一趟,每斤赚一块钱,一天两趟,每斤大概五毛钱,而在2012年的一篇报道标题直接说是四毛钱一斤(华山挑山工身背数十斤重物登山廉价工钱4毛一斤)。考虑到物价涨幅,五一涨幅,姑且按照每个挑山工每次一百斤米,每斤工钱2元算。如此,一百斤大米运上山顶成本是200元,优质大米批发价高高的算3元一斤,运到山顶总成本是500元。

那么500元成本的100斤大米,卖多少钱呢,按餐饮业一斤米出五碗饭的常例,一共是500碗饭,销售额7500元,十倍以上的毛利。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景区属于垄断运营,索道跟宾馆应为一家,索道夜晚或白天空座等闲时是可以运货的,至少可以低成本的把宾馆原料运到分发地点,再交由挑山工挑到索道不能到达处。不知道实际情况如何,如果这样的话,运输成本就更低了。

十倍以上的毛利可称暴利了,但其实也没什么稀奇,因为全国这类景点都一个样,十几块一碗的米饭所在多有......但不是所有人把成本推给挑山工,这个心就有点黑了,属于更无耻的剥削。

有的网民说人家宾馆这是明码标价,买卖自由,你不嫌贵就别吃,瞎BB啥?

这话听着糙,但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确实如此,买卖自由,一个成本一百块的包,卖到一万多很正常。但问题是,人家那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景区有自由竞争吗?没有,景区是典型的资源垄断型企业,因为垄断,它才敢卖高价。否则,挑山工干嘛还辛苦的挑那么多趟,直接自己把米挑上去,做成米饭出售得了--这丝毫没有技术含量,但因为山顶是被景区所垄断的,所以挑山工只能受景区的剥削,赚一点点辛苦钱。这也是社会的一种真相。

挑山工都是山里人,山是他的家,但他却无法分享景区资源所带来的利润,只能卖苦力。

有垄断就有暴利,对于景区的资源垄断,政府本应出台价格管制,但现在都看到了,目前管制是失灵的。

因为垄断,中国的景点类公司毛利率惊人,有的甚至超过60%,远高于房地产等其他暴利行业。当然,这些暴利主要不是从天价米饭赚出来的,天价米饭只是其价格逻辑下的一个小例子。


 

 

 

“天价米饭”拷问真实成本

成本到底是多少,舆论一再追问都没有问出个名堂来,相反,成本作为“商业秘密”被紧紧地捂住,公众永远无法得知,而垄断部门则一次又一次以“成本”作为说辞涨价。

据陕西省渭南市文物旅游局官方微博消息,有媒体报道了“华山景区山顶宾馆米饭卖15元”的消息,对此,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对此事作出说明称,景区餐饮运营成本费用高是导致物价水平整体偏高的主要因素。山上消费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和自愿消费的基本准则,不存在消费欺诈和强制消费等违规问题。

华山景区宾馆用“成本”、“明码标价”、“自愿消费”回应“天价米饭”,思路和逻辑都是正确的。如果交通不便,需要人工把原材料由山下运到山上,肩挑背负不是轻松活,也许人工运输费用还高于山上的原材料成本价。不过,到底是否真的全由人工运输?同时,人工运输成本到底又是多少呢?这是一个待解的谜。

如果上述问题为真,一来,原材料成本高,包括大米、蔬菜、植物油、烧饭做菜的饮用水等都要人工运输上山,同时,产生的生活垃圾又要人工运输下山,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还是挺大的,成本肯定要抬高;二来,如果真的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和自愿消费的基本准则,消费者事先就知道消费贵,可以拒绝消费“天价米饭”,不存在强买强卖,也不必抱怨。

可是,真实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呢?是否存在料定游客在山上必须吃饭,在成本价上暗中抬高价格呢?显然,这需要对真实的成本价进行核算,然后两相对比,就知道“天价米饭”到底贵不贵。当然,另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是,山上的饭店是独家经营,还是存在竞争?而在几家饭店同时经营的语境下,是否存在串通抬价的行为。

当然,对于成本的拷问,向来都是无解的追问。比如,水价成本、石油价格成本等,总是被垄断部门作为搪塞公众质疑的“不变理由”,但是,成本到底是多少,舆论一再追问都没有问出个名堂来,相反,成本作为“商业秘密”被紧紧地捂住,公众永远无法得知,而垄断部门则一次又一次以“成本”作为说辞涨价。那么华山景区饭店的成本到底是多少?会公开吗?公众拭目以待。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在“回应”中称,华山景区所有经营点的餐饮及商品标价统一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程序,在自主定价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商品最高限价备案。请问当地物价部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当地政府物价部门站出来走几步,为公众释疑解惑。 


 

用真市场规则评判“15元米饭”

相比数以万计的游客,区区几家小店的力量非常强大。问题的关键在到底有没有一个“真市场”,只有真正的市场规则,才是评判“15元米饭”合理与否的利器。

五一小长假,旅游乱象总是舆论焦点,今年冲榜的竟是华山之巅一碗“15元米饭”。网友爆料,陕西华山景区山顶一家普通宾馆,菜价都带“6”或“8”,“又贵又吉利”。其中,姜汁汤46元,虎皮尖椒58元,一碗最便宜的米饭不带咸菜也要15元……有人吐槽,这在超市都能买七八斤大米了,还是“别在景区吃饭了”!

对此,当地政府及时回应,称成本费高,且明码标价、自愿消费,不存在欺诈和强制等违规问题,希望广大游客和网友理解。网上议论并未由此平静,而催生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山顶经营不容易,米、菜成本高,就该贵一些;一种质疑运输成本,“钱有没有让挑山工赚到”?其实,问题的关键在到底有没有一个“真市场”,只有真正的市场规则,才是评判“15元米饭”合理与否的利器。

表面上看,如果饭店依规经营、安全生产,似乎定价多少都合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可事实上,这需要以“真市场”的存在为前提,否则,一家独大、店大欺客,哪怕有个三五家店,也容易达成价格联盟,默契地左右餐饮价格。相比数以万计的游客,区区几家小店的力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在一些山高水远的景区屡见不鲜,那不叫市场,而是反市场的垄断行为。

倘若是垄断,那就需要监管。在有些自然环境下,垄断、半垄断的经营难以避免,这需要市场之外的力量——政府部门有所作为。比如加强对餐饮制作过程的安全监管,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等。这种成本核算,并不困难。比如,挑山工的工钱、水果蔬菜的价格,以及所谓名牌大米的采购价,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

当知晓经营的一般成本后,相应的利润空间便也呈现。一定的地域,营商的成本与收益较为稳定。对此,监管方可以大抵设定一个区间,相应范围的波动都可以接受。这样的好处在于,过高的不正常波动可以被及时发现、纠偏,过低的跌宕也可以及时察觉,该补贴的补贴、该调节的调节。还有,信息联网后的税收征管也较为便利,防止跑冒滴漏,也防止了吃拿卡要、私相授受。

当然,成本的核算不能只看有形成本。在风景名胜品茶,在皇家园林徜徉,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里还有主观情绪的无形收益。把这个成本适当考虑进来,也有利于形成对当地餐饮业的激励,做好了饮食文化,把菜品融进特色与景色,同样可赚取额外收益。这方面,政府部门要预留空间,餐饮经营者要积极转变观念与做法,广大游客也要正确认知,如此才能共同筑起旅游业现代化的基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