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最终到底是佛高一尺?还是道高一丈?

 王哪儿蹽儿啊 2015-05-04

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讲述的是一个师徒五人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佛教故事。该书自明代问世以来即被人奉为经典,我们今人也称作它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由此可见它的影响非同一般。

我们一般读者易为故事的第一主人公孙悟空的超凡武艺所倾倒,也经常沉浸在取经团队与各路妖魔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及波澜壮阔的对阵场面当中,却很少顾及它原著本身的宗教意味。既是佛教故事,那么它仅仅是为了宣扬佛法吗?故事中屡屡出现的另一宗教组织道教,又是处于什么位置?而佛道两家的关系又如何?是两家相争还是另外一种状态?

不少朋友认为,该著既然讲述的是佛教故事,那自然在两家的关系处理上,是佛教占了上风了。而且细致的读者也给予了诸多证据。

证据一即是从取经团队本身而言,团队一共五人,而除唐僧之外,另外四名弟子均是道教神仙出身:孙悟空本是太乙散仙,猪八戒乃是天蓬元帅下凡,沙和尚先前为玉皇大帝的跟班卷帘大将,最不济的小白龙也是有名有姓,他是西海龙王之子。四人既为道教体系下的神仙,缘何又要投奔佛教?既已如此,则可见得它道教在与佛教的较量中必然是占了下风了,不然也不至于出现手下“叛逃”了。

证据二可以从两家的武力值PK相比较。虽然全文并未有一处出现两家人物有过直接性的大对抗,但我们却可以从孙悟空与两家的较量中看出端倪。悟空当年大闹天宫之时,道教出动十万天兵拿他不住,反而被猴子打入灵霄宝殿,诸天将招架不住,吓得玉帝躲入龙椅之下急忙派人去请如来佛祖。结果佛祖一出面,只消一只手即将他齐天大圣孙悟空压得无力回天。如此还不能见得佛法无边么?想必若不是佛界的鼎力相助,他道教的灵霄宝殿恐怕要被一只猴子占了吧。

还有一个重要证据则体现在佛道两家人物的关系对比上,有一个例子似乎说明了这一点:在第26回中,观音菩萨救活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之后,号称与世同君的地仙之祖即与孙悟空拜为兄弟。显然看到这里,问题就出来了,堂堂道教地仙之祖,身份何等显赫,想必是和三清四帝一个级别的人物。他的徒弟清风明月也曾提及到:“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事在第24回。这么一个祖师级的人物竟与一个“野和尚”拜为兄弟,很明显是在贬低道教呀!如此还不能见得他吴学究的心意吗?

然而小编仔细推敲之后却也从上述证据中看出了些许问题,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者虽然团队中大多数本为道教神仙,但从他们本身各自的身份与经历来看,他们之所以走上礼佛之路实属无奈,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他们都是被道教抛却的,不要的弃神。猪八戒如此,沙僧与小白龙也如此,孙悟空呢?很明显也是这样。他虽然在名义上贵为齐天大圣,却还是为天庭看不上眼。他第一次上天官封弼马温,此官小到极点。之后他弃官不做,后又被封为大圣,而王母的蟠桃大会却也未曾请他。况且他此后的所作所为,已与道教结下了解不开的梁子。由此,他们四人迫于无奈,出于生计,也不得不投靠佛教了。而佛祖也有意扩充自己的势力,遂把他们收编了。如此可见,他道教不用了的神,弃下的仙,他佛教拿来用,也见不得佛之于道又有多高明。

至于前面提到的实力原因,我想说朋友们不要为电视误导,当你细读原文就会发现,道教并非让他齐天大圣打得满地找牙。有原文如下,见第7回:“他两个斗在一起,胜败未分,早有佐圣真君……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处……”由此可见,灵霄宝殿并未失守。那么玉帝呢?且看这一段:“早惊动了玉帝。遂传旨者……请佛老降妖”原来玉帝也未曾乱了方寸。可见得虽然诸天将在与大圣鏖战之时虽未能取胜,却也不至于一败涂地。即使后来是如来佛降服了妖猴,解了天庭之危,但也并不能就此认为他佛教的实力有多强大。因为道教的祖师级人物三清并未现身。我们知道,后来出现的镇元大仙,是为地仙之祖,也曾轻易的就将那孙悟空打败。还不能见得他道教的手段也不可小觑么?

然而那第三点原因又作何解释?吴老先生怎么就让镇元大仙与孙悟空结拜了呢?且看孙悟空后来成正果后封得的果位:斗战胜佛。佛在释叫的地位非同一般,是为最高的一级。而这一点恐怕是大仙预料之中的事吧。一个是为道教之祖,一个日后贵为佛界之宗,虽然未必绝对恰当,勉强为之又有何不可呢?

其实纵观全文,原著中也不乏道教之于佛教更胜一筹的例子。举一例,老君即言自己过函关化胡成佛,事在第6回。如此,那问题可就严重咯!堂堂西牛贺洲最大的宗教组织竟然是李老君化胡成佛后所创,那他佛教还能不处于从属地位吗?那所谓的佛道之争又从何说起呢?

讲到这里,读者也许会迷糊了吧,一会儿是佛法无边,一会儿又是道高一丈,莫非是吴老先生未能顾及到这许多而弄得自相矛盾吗?当然不是,他吴承恩一代大家,又潜心作此,岂会弄错。在我看来,他的这看似自相矛盾,却是自有一番深意,他便要在这佛与道较量的一来一回中做个“和事佬”。也就是说他眼中并无所谓的佛道之争,相反,在他心中却是另一种情形,即三教共荣共存,和谐发展,以趋于达到合一的境界。不然道教又怎会在整部小说中屡屡襄助襄助取经团队,他太白金星即曾不止一次地这样做过,甚至还救过唐僧的命。

吴老先生的这一观点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符合,他生活的年代为明中后期,这一时期儒释道三教在历经了千年的共存中已经逐步融合到一个新阶段,即“三教合一”。有明一代,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并且社会上出现了结合三教形态的组织,如三一教。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吴老先生也自然地会在他的著作中体现这种现象。而且他也借助孙悟空之口阐明了自己的宗教观,事在第47回车迟国斗法之后,孙悟空对该国国王说:“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

原来我们阅读《西游记》之后会发现,这表面上的佛道之争,实则是吴承恩对于国家和宗教的理想——三教合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国家安能不永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