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城三线九片区 渝中区抗战遗址将搞整体保护

 朦胧斋主人 2015-05-04


作为重庆的母城,渝中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此外,它还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目前,在辖区内发现的抗战遗址就有105处,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的历史。


遍布全市的395处抗战遗址中,有105处位于重庆的母城渝中区。昨天,渝中区抗战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通过了全市专家的验收,在2020年之前,位于渝中区内的105处抗战遗址将按照“一城三线九片”被整体保护。

  

105处抗战遗址见证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的历史

曾作为重庆母城所在地的渝中区,在抗战时期成为了战时首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渝中区文化委工作人员说,经过第三次文物普查,在渝中区内,一共有105处抗战遗址,它们占到了全市395处抗战遗址的近1/3。

  

在这105处抗战遗址中,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物点9处。这其中,又包括36处新发现的遗址。

  

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秘书长吴涛说,渝中区保存的抗战遗址类型丰富多样,基本涵盖了当时战时首都的国民政府机关及社会团体、纪念性遗址、名人旧居、外国在华机构、国民经济相关的金融商贸建筑、名人墓、烈士墓及纪念设施、石刻题记、军事机关及设施共八大类。

  

这些遗址点以其多样性,见证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的历史。反映了大后方人民在浴血奋战的抗战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抗战历史文化,体现了渝中区作为中国战时首都、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所在地的历史地位。

 

一城三线九片区 渝中区抗战遗址将搞整体保护

吴涛说,渝中区抗战遗址在空间上相对集中,涉及重大史实或重要人物活动,是功能属性相对统一的抗战遗址片区。抗战遗址依托山水的布局,形成了“一城三带九片”的整体结构。吴涛说,“三带”的第一条带是从红岩村至上清寺沿嘉陵江分布的嘉陵江抗战遗址带;第二条是南纪门至朝天门一线沿长江北岸分布的长江滨江抗战遗址带;最后一条是鹅岭至解放碑一线相对高海拔地区分布的半岛之脊抗战遗址带。

  

同时,结合渝中区抗战遗址空间分布聚集情况,专家们确立了包括红岩村、李子坝、鹅岭、两路口、上清寺、解放碑、七星岗、储奇门、望龙门等在内的渝中区九大特色抗战遗址片区。

  

105处抗战遗址将被如何保护利用呢?吴涛说,渝中区的抗战遗址保护,将尊重和保护遗址现状空间结构,反映历史环境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从而体现抗战遗址本身的历史价值。除了修复完毕后作为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对公众进行开放之外,渝中区还将利用现有的抗战遗址资源,打造主题旅游产业,扩大抗战文化旅游线路。

  

渝中三大抗战遗址将启动修复工作

  

那么今年内,位于渝中区的哪些抗战遗址将启动修复工作呢?渝中区文化委工作人员说,今年内,包括法国领事馆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药材公会的附属建筑兴华私立小学、及西南实业大厦将启动修复工作。

  

法国领事馆旧址位于渝中区凤凰台35号,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法国政府于1896年3月在重庆设立的。这个领事馆旧址将作为二战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的重要遗址之一,在今年启动修复工作。修复完工后,它将被作为重庆抗战外交陈列馆所在地,对公众进行免费开放。

  

此外,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药材公会附属建筑兴华私立小学,也将在下月初之前完成复建。位于白象街内的西南实业大厦,也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复建工作。年底复建完成后的西南实业大厦,将作为民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同时,今年8月,位于渝中区上清寺的宋子文公馆“怡园”也将完成陈列布展工作,正式对外开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