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 九十一

 相逢就是缘 2015-05-04

成语典故 九十一
 

京 城 汤 池


 

 

“金城汤池”,形容城池的坚固。“金城”,是说城墙好比铜铁等金属铸成的;“汤池”,是说护城河里的水好比沸腾的滚汤一般。是比喻防守的阵地非常森严,难于攻破。这句成语,曾出现在《汉书*蒯通传》的一段故事里。

蒯通,秦末范阳(在今河北易县附近)人,是个很有口才的辩士。那时,起义反秦的农民领袖陈胜,有个部将,名叫武臣,攻克了原来赵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逼近范阳。蒯通就去见“范阳令”徐公,对他说:“我是本县的老百姓蒯通,因为怜悯你死在眼前了,所以特来吊你的丧;不过,你遇到了我,就可以免死了,所以我又应该贺你的喜。”

徐公莫名其妙。心想,这人说话蹊跷,一定有道理,便向他作揖,请教:“你为什么说我就要死了呢?”蒯通说:“你当县官有十多年了,杀了多少父亲的儿子,害了多少儿子的父亲,多少人的手脚被砍断,多少人的脸上被刺了字,——其实,人们要还报你一刀并不难,他们只是害怕秦朝的刑法罢了。现在,天下大乱,什么刑法都已经失去作用了,你的肚子上还不马上要挨刀吗?”

“那么,你为什么又说我可以免死了呢?”

蒯通接着说:“武臣听说我有点小名气,派人来找我,说要听听我的意见。现在我正想去见他,并且准备对他说:'如果攻下每一城池,都必须经过死拼硬打,恐怕不是最高明的战略。要按我的办法,可以无战而略地,不攻而下城,只要一通文告,千里之地就可以平定’。他一定要问我:'你城池本来可以坚守,但是那位县令怕死,并且贪图富贵,早已准备向你投降了。他首先投降,你将怎样处置他呢?要是杀了他,那时,其他各城镇的官吏,将要互相传告说:范阳令投降,仍然不免一死,还不如坚守!于是各处都成了金城汤池,很难攻下了。我为你打算,最好趁早用优厚的待遇把范阳令迎接过来,然后叫他带着文告,到燕、赵各地去走一遭,这样,各城镇必然纷纷投降,顺利而且迅速。’我的这一番话,估计武臣一定会同意,所以我说你可以免死了。”

徐公听了,非常高兴,当即备了马车,让蒯通立刻去见武臣。武臣果然采纳了蒯通的建议,这样,不但徐公免死,燕、赵各地就有三十多个城镇,主动宣告响应起义。

上述便是有关“金城汤池”这句成语的一段故事。至于“京城”一语,在较早的《韩非子》里就有:“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远境。”(“萧墙”,指朝廷内部。)《史记》也有:“秦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贾谊的《过秦论》中,也有和《史记》相同的说法。

“金城汤池”,也简作“金汤”。南齐袁彖的《白马篇》说:“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形容城防严固,就叫“固若金汤”。


 

 

               金 石 为
 

 

《新序》有一则故事,叫做“射石饮羽”,或“射石没羽”是说,把箭射进石头里去了。故事大意是:

周时楚人熊渠子,是个著名的射箭能手。一天夜里,独自行经山路。见前面路旁有一块大石,以为是一只老虎伏在那里。连忙拉起弓、搭上箭,对准它嗖的一下,射了过去。他想:我这一箭,不但一定射中,而且必然要了它的命。谁知那“老虎”动也不动。他心中不免怀疑,走近一看,才知是一块大石。那枝箭已整个儿射进石头里,连箭翎都深深没入,几乎看不见了。

人们说,这不仅是因为熊渠子的力气特别大,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他集中精神,以必胜的信心去制服对方,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奇迹。——“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他这种坚强的毅力,使金石之类的硬东西也阻挡不住!)”

只要全心全意地去做,功夫真正用到的时候,任何困难的问题,没有解决不了的。这叫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上述故事,《韩诗外传》有同样记述。《史记*龟策传》则把熊渠子写作雄渠。《史记*李广传》说,汉将李广也有“射石没羽”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