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立医院市场份额预计将达25%

 渐近故乡时 2015-05-04

导读:

现有的医疗体系正饱受医院拥挤、腐败、医患关系紧张问题困扰,引入私人资本被普遍认为是改革医疗体系的关键政策。



来源:生物谷


  有的医疗体系正饱受医院拥挤、腐败、医患关系紧张问题困扰,引入私人资本被普遍认为是改革医疗体系的关键政策。


  在上个月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医疗健康投资峰会(CHIC)上,私立医院话题被再度拎出探讨。


  随着中国不断增多的中产阶层、老龄化问题以及环境污染导致对更多、更好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医疗领域正逐渐展现开放态势,这为私立医院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孕育土壤。


  泰和诚医疗集团首席投资官孙冀刚先生在大会上指出,到2020年,中国整体医疗服务的20%份额将由私立医院创造提供。而国际金融公司高级投资官于家娣预测,私立医院将会超过这个份额,在不远的将来私立医院将占到医院医疗服务市场总份额近25%。


  现有的医疗体系正饱受医院拥挤、腐败、医患关系紧张问题困扰,引入私人资本被普遍认为是改革医疗体系的关键政策。会上人们纷纷表示了对私立医院市场前景的看好和积极预测。


  为鼓励社会办医,201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各地要将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的定点服务范围,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报销支付政策。


  医疗服务的经费来源正在发生变化。和睦家医疗财务主任Ido Krakowsky认为,将私立医院面针对不同层次需求提供的私人化服务与报销体系相结合将实现私人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双赢。“在这基础上,引入私人保险计划,中国的社保计划将会从中获益,”吴士君表示,“而竞争最终将会使消费者受益。 ”


  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利益与自费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型保险方案近期将可能出现。复星医药梅璟萍女士说。


  随着政府对私立医疗定价权的放开,及社保、商业保险的多元化就医贴补,遍观国内私立医院,却没有迎来想象中人流如潮的问诊量。在许多西方国家,医疗服务和技术最好的医院往往是民营医院,而非公立医院。而在中国,情况恰好相反,民营医院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许多病人不敢去民营医院看病,很多民营医院也请不到、留不住好医生。”一位参会嘉宾表示。


  在很多群众看来,大医院就是技术和公信力的保证,小医院鱼龙混杂,人才和技术无法得到保障,对于看病治病这种甚至可能攸关生死的事大多数人不愿去私立医院冒险。而很多私立医院成立的动机在于盈利,对医师培训重视不足,没有让自己的医师深造学习的强烈动力,除了返聘的老专家,民营医院一般不具备自己独立培养的医疗队伍。


  人才和技术的流失和凋零所形成的和公立医院的差距反过来加剧了人们在两者之间选择公立医院。


  吸引和培养人才对私立医院的成功至关重要。吴士君认为职业经理人在帮助私立医院作为企业获得成功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德达医疗医疗事务总监郭欣则强调了同时建立一个管理团队和一个职业团队对于私立医院非常重要。


  “中国医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分布问题。” 泰和诚医疗集团首席投资官孙冀刚说,“随着医改深入,医院将转型成更加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机构,整个行业的人才分布将会均化。 ”德达医疗医疗事务总监郭欣对此补充道,“政府允许医生多点行医的做法对于中国的医疗服务行业来说将是一项积极的举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