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市怪现象:不炒股票“赌”点数

 真友书屋 2015-05-04

" 赚了几个板?" 当前,这样的问候语取代了 " 你吃饭了吗 ",成为 A 股牛市中颇为流行的开场白。


不过,有些投资者已经不满足于一天一个板的财富增值幅度,杠杆率更高的股指成了备受青睐的品种。然而,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发现,由于股指期货门槛高,民间衍生出了不少替代品,从偏远地区的猜点数,到愈发流行的股指配资," 产品线 " 十分丰富。

  

" 现在谁拿十五万元去做一手股指,一个点才赚 300 元,收益率太低了。现在都是配资配出来的,比如自己出资 2 万元,其余 13 万元都是借钱生财的。"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通过民间手段,期指的杠杆率甚至可以放大到数十倍。

  

如果说民间兴起的 " 猜股指 " 等行为,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缺乏对风险的有效把控,那么该如何引导 " 民间股指 " 投资者进入正规的股指投资市场中?

  

指的 " 民间 " 演化

  

回顾 A 股本轮已持续近 10 个月的牛市行情," 散户 " 老黄最大的感受就是 " 大道至简 " ——买股票不如直接买股指。

  

老黄的理由很简单,买股票得精挑细选,收益率不见得高过大盘,搞不好还会踩 " 地雷 "。而股指就容易多了,只要确信牛市在,股指就会涨,做多就对了;即便觉得要跌了,还可以买点空单,总之做股指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14 年 7 月以来,沪深 300 指数已经上涨 2500 多点,累计涨幅接近 120%,赚钱效应可见一斑。

  

刚开始,面对期指较高的门槛(当时保证金约为每手 12 万元),老黄还比较保守谨慎,找了几个朋友,每人拿出 2 万元,凑了十几万元做多一手沪深 300 期指。由于赶上大盘连续上涨,仅两天的工夫,他们的收益率就超过 10%。后来,老黄索性把本金和收益还给朋友,用自己的钱做期指,交易量也扩大到两三手。

  

老黄还向记者透露," 随着股市逐渐火爆,现在越来越多人不满足于股票上涨速度了。股指门槛虽高,但只要想做,民间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 猜股指 " 就是其中之一。所谓 " 猜股指 ",其实就是双方对赌次日涨跌,一个人赚的钱就是另一个人输的钱。据介绍," 猜股指 " 主要出现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在这些地方,人们甚至都不知道期指是什么,完全是由于 A 股火热行情催生出了这类民间项目。

  

相比于 " 猜股指 ",第二种现象就常见得多——通过 " 中间机构 " 做期指。由于期指开户需要 50 万元资金门槛,并且单手合约的价值很高(现在每手保证金在十五万元以上),很多人想买却买不起。此时,一些资金雄厚的 " 中间机构 " 抓住投资者需求,先开设多个期指账户,然后邀请投资者通过这些账户进行期指买卖;如果投资者不会下单,这些 " 中间机构 " 甚至可以在投资者授意之下代为操作。

  

提供账户还不是最重要的,这种交易方式的更大亮点在于低押金,换句话说,就是 " 中间机构 " 还能为投资者垫付期指交易的保证金。据了解,利用 " 中间机构 ",投资者只需缴纳大约一两万元的押金,就可以参与到期指交易中。

  

" 举例而言,沪深 300 期指合约一个点价值 300 元,即便出现大幅波动,在五到十分钟内,也就 30 点左右的样子,大概 9000 块钱。比如未来 5 分钟我看涨,但是不想拿十几万元做,就抵押两万元雇他们下单,如果那 5 分钟涨了 30 个点,我就赚了 9000 元,但是下跌 30 个点我就亏 9000 元,亏的钱就从两万元押金里扣,并付给他们手续费。" 老黄说。

  

高杠杆:甜蜜的负担

  

其实,牛市催生出的民间玩法并非新鲜事。早在 2007 年 A 股逼近历史最高点时,某论坛上就曾出现设局 " 赌 " 上证综指的现象,吸引了不少网友参与。

  

据当时的开庄人介绍,他们开设的 " 赌庄 ",虽然有多种下注项目,但所有项目都是为了预测次日的上证指数,输赢也不以货币计算,而是用的与真实货币毫无关联的网络货币。

  

例如,在上证指数震荡幅度的项目里,开庄人设置了大于等于 100 点及小于 100 点两种选择,并规定下注者只能选其中一个押注;每项投注以 100 网银币为基数递增,最高不能超过 500 网银币。

  

为增加游戏本身的刺激性,开庄人还将赔付比率提高,例如在上证综指走向的投注项目里,网友押中后将得到双倍网银币的回报。

  

有学者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论是利用虚拟货币 " 赌 " 股指,还是偏远地区的 " 猜股指 " 行为,是否属于赌博行为尚需具体分析。不过,总体来看这些行为都是 A 股牛市中的花絮,其范围小、资金量低、参与程度也不高,不会对市场走势带来任何干扰。

  

相比于 " 猜股指 ",利用中间方变相降低门槛的期指投资,作为本轮牛市的一个重要现象,引起了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 这种现象的实质就是配资。在当前的情况下,投资者拿出一万块钱,多的时候可以开到多手期指。杠杆高得惊人 !" 业内人士曹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据曹先生透露,在北京,一家中等大小的配资公司可配资金大约在 100 亿元左右,这个规模比一般想象大得多,而且可以配到股指、股票和商品等诸多投资品种中。假设这些钱投在股市上,按照当前的杠杆率,两个跌停板就可能赔光,这正是市场对 " 杠杆牛 " 的一种担忧。

  

" 此轮牛市的最大特征就是建立在高杠杆之上。一些投资者甚至不满足于一天最高 10% 的涨幅,通过杠杆来放大收益。然而,高杠杆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因此监管层对融资融券、伞形信托等工具态度趋于严厉。" 一家期货公司的投资总监告诉记者。

  

折射投资渠道欠缺

  

如果说民间兴起的 " 猜股指 " 等行为,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缺乏对风险的有效把控,不利于保护投资者,那么该如何引导 " 民间股指 " 投资者进入正规的股指投资市场中?

  

对此,方正中期期货经纪业务部总监屈晓宁指出,首先,应该继续加大投资者教育的力度,使更多投资者了解期指工具。其次,可以适当降低期指合约系数,使更多中小投资者能够达到参与期指交易的门槛。

  

" 不管股市是熊是牛,期货一个主要作用还是股市的对冲机制。如果投资者觉得股市头寸有风险,那就有理由建立一个对冲。但是现在对冲的门槛较高,假设一个普通投资者只有五万元的股票头寸,那么一手保证金十五万元以上的期指合约,确实难有用武之地。" 屈晓宁说,期指推出时设置较高的门槛在于防范风险,不过现在沪深 300 期指已经平稳运行 5 年,越来越多投资者接受并了解这一工具,此时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合约系数。

  

对 " 民间股指 " 了解颇多的老黄也表示,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散户想做一两手期指的成本很高。如果做期指只要几万元,那这些投资者就不那么玩民间替代品,而是直接参与交易所的期指了。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进一步指出,期指过高的门槛使得参与人数变少,加之市场本身的机构投资者数量有限,因此影响了期指的流动性。如果能够有合适的产品使更多的散户参与到期指交易中,将会极大地提升股指期货的流动性。

  

" 单一的沪深 300 股指期货不能充分满足市场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在我国,股指期货的投资者结构是‘机构唱主角,散户跑龙套’,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正相反。因此有必要完善股指期货系列,扩大股指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的覆盖面,及时为市场提供必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胡俞越说,即便当前股指期货品种已经扩展至三个,但是 " 三兄弟还不够 "。

  

此外,业内人士还表示,投资者涌入股票及其衍生品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当前投资渠道的欠缺。如果实体经济中有更多投资亮点,也能分流股市及其衍生产品的投资资金,使得投资环境更为平稳均衡。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