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耀树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推导的些许改进
2015-05-05 | 阅:  转:  |  分享 
  
1一i三数学教学2013年第1期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推导的些许改进

430079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徐章韬

1.引言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有多种方法,如

向量法、柯西不等式法、最值法【1】等多种方

法,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给出的面积法最

为自然.其自然之处,在于想法的自然,美中

不足的是图1中点‘、R的坐标选取稍稍有点

复杂,导致有点运算量.这里能不能改进一下,

改进点的坐标,使这种推导过程的想法既自然,

又少运算量呢?本文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图1教材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用图

2.推导

这里不妨把点的坐标设为(X,),因为

A(x—B)+B(y+A)+C:Ax+By+C=0,

所以点S的坐标可设为(X—B,Y+A)(这里似

乎有点不自然,下面会阐述).面积公式可以用

行列式表达出来,这里不妨用三阶行列式解一

下.

1}XY1I

SAp"=JI.I—B+Ab''Z~PoSR-5XYA1l的绝对===I一+上I削绝用

lXOYo1l

值=-5‘1Axo+Byo+cI,另一方面,lSI:

,~'']IPoQI=

3.用于教学

虽然三阶行列式、矩阵等一些内容进入

了选修教材之中,然而,这些内容还是没有引

起足够的重视.有教师可能会说,三阶行列式

学生接受不了,而且点坐标的设法太不自然

了,太不好想了,此法不好!我们认为,教学的

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一些好的想

法可以通过教学进入学生的视野.下面先说说

将之用于教学时,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比如,有学生会问道,△PoSR一定要

是直角三角形吗,若是斜三角形时,又该如何

推导,显然本文所取的三角形就是斜三角形的

例子.

(2)为什么会想到把点S的坐标设为(—

B,Y+A)?

若这样来解释,就自然了.直线Ax+

By+C=0的法向量是(,B),方向向量

是(一B,),那么把直线上的任一点R(x,Y)按

方向向量(一,)平移,就得到点(X—B,Y+

A).有关直线的法向量、方向向量的知识在人

教社教材的阅读材料中出现过,学生应该不陌

生.用向量的观点看直线,也是教材隐性的要

求之一.还有如湘教版教材就直接用向量的方

法处理直线.

另外在人教社教材中的习题中有这样一

道习题:设点Po(xo,Yo)在直线Ax+By+C=

0上,求证这条直线的方程可以写成A(x—

0)+B(y—Yo)=0.为了使点s的坐标设

法显得自然,仿上面的习题,可以补充一道习

题:设点1''o(0,Yo)在直线Ax+By+C=0上,

求证点(0一B,0+)也在这条直线上.

无论采取哪种措施,都可以让点S坐标的

设法不再显得突兀.

(3)非要用行列式表示面积公式吗?

我们说,不是这样的.如图2,

SAAOB=言fDlI(二)BIsinZAOB,而

cosZAOB=,设AOA册),llj(二)jE;I

B(x2,y2),则

2013年第1期数学款学.f一.f5

一=三IlI

=去丽

=x22x22xX

=Ixly2-x2yl1.………·‘…㈤

图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对任意三角形,A(xl,y1),B(x2,y2),C(xa,

ys),其面积公式,也可由(木)式表达,这里,

不妨把点看作原点(O,0),则A(xl—X3,

Yl—ys),B(x2一X3,Y2一y3),显然,AABC

的面积等于△A(=}B的面积.这样,任意三

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是妄I(1一xs)(y2一Ys)-

(z2一X3)(Yl—ys)1.

说明:此式可以写成二阶行列式的形式

Il—3Yl—Y3l,当然也可写成三阶行2lX2一X3Y2一3l……’~‘…一

1IXlYl1I

列式的形式去IX2Y21I,不过要注意面积IX3Y31lIlI

为正值,计算时要取行列式的绝对值.

(4)用面积公式S=寺06sinC的变式S=

1



去lXlY2一x2YlI推导距离公式.

不妨把点(0,Yo)看作原点(0,0),则

点冗、的坐标分别变为R(—XO,Y一0)

和S(—B—XO,Y+A—yo),则△Rs的

面积为

去l(—o)(+A—Yo)一(Y一0)(—B一

11

xo)I=去IAz+By—Axo—Byol=-~lAxo+

Byo+el,

~ISRI=)d_豢.

这样,既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思想,又稍

许减少了一些计算量.

4.教学研究无止境

张景中院士是面积法的创始人,对面积法

有独到的见解.下面的推导法,让我们的思维

不再固化,耳目一新.不妨设.B·C≠0,若把

直线方程Ax+By+C=0写成截距式+=

1,考虑原点到直线Ax+By+C=0的距

离d,立刻看出d=labl



注枣。:一C

ao,V‘十n

6=一,代入化简z…10d=—CA2+B2,容易

验证,此公式对A.B.C=0时仍然成立.

观念不要固着,任意的点(XO,Yo)也有资

格充当原点.考虑点(0,o)到直线Ax+By+

C=0的距离d.作坐标平移=—Xo,Y=

Y—Yo,在新坐标系中,(XO,Yo)成为原点,直线

方程Ax+By+C=0变成A(x+xo)+B(y+

yo)+C=0,即Ax+B+(z0+B蜘+)=0,

于=.

笛卡尔曾说:“我一生只做两件事,一是做

简单的事,一是将复杂的事变成简单的事.”当

直线写成截距式时,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一望而

知.由这种简单情形出发,能推导点到直线的

距离公式吗?张院士给出的方法让人看到了化

归思想方法的威力,同时也告诉我们,原点与

坐标系的点的地位是相对的,观念千万不要固

着,教学研究无止境1

5.回眸一望

再回过头来审视一下教材中的推导法,

思想是自然的,但解法稍嫌繁琐.仔细分析

一下原因,是没有充分应用解析几何“设而

不求”的策略,能否用设而不求来试试呢?

不妨设S(xo,y1),R(Xl,o),那么点到直线

的距离就是d:=:卷Xl三XOylyo)==:、/【一J十【一

—产—,又(z0,1),(z1,Yo)在直

\/1+()‘

线Ax+By+C=0,那么有Axl+B珈+=0,

Ax0+By1+C=0,上述两式相减,然后相除,

i~l6数学教学2013年第1期

就有__jA这样jd==

lAxo+Byo-4-C1

、//+B2。

教材的编写受很多因素的制约,“设而不

求”是一种技法,能否出现在教科书正文中还

有待研究.但是,可以在教材的旁边处加上一

两句指引探引方向的话,教材就由静态走向开

放了.

6.些许感想

课程改革之前,我们奉教材为“金科玉

律”,唯教材是从;课程改革之后,我们敢对

教材“批判”了,但是在“批判”之中少了一些建

设.按当下人们的观念,教材虽不是权威,但却

不容易轻易否定.经过教育专家的“洗脑”,一

线教师也能说上一些教育学的话语了,如“不

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如何用教材?我们认

为,本例就是用教材的一个例子.要充分挖掘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中所内蕴的思想方法,需

要教师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三角形公

(上接第1_6页)

切多边形.内接四边形和外切四边形的性质和

特征.点的几何轨迹.利用几何变换和几何轨

迹懈题.塞瓦定理和梅涅劳斯定理.作为点的

几伺轨迹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经典作图

不能问题.

空间中的直线与平面.立体几何的基本概

念(点、直线、平面、空间).关于构建几何学公

理化方法的概念.相交直线、平行直线和异面

直线.空间中直线的夹角.直线的垂直.直线与

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特征与性质.三垂线定理.

平面的垂直和斜角.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夹角.

平面的平行、平面的垂直,及其特征和性质.

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点到平面的距离.直

线到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异面

直线之间的距离.平行映射.正交映射.多边

形的正交射影的面积.实物投影.中心映射.

多面体.多面体的顶点、棱、面.展开图.

多面角.凸多面体.欧拉定理.棱柱,它的底、

侧棱、高、侧面.直棱柱和斜棱柱.正棱柱.平

行六面体.立方体.棱锥,它的底、侧棱、高、

侧面.三棱锥.正棱锥.棱台.立方体、平行六

式变式表达法、直线的方向向量、法向量、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的平移等等,还要考

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等学情因素,并组织成易于

学生接受的教学序列.张院士的做法更加体现

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威力:从简单情形出发,努

力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情形.习惯的做法

是,草草推导完直线的距离公式,然后就是大

批量的训练.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熟练掌握并

运用这个公式,不足之处是把知识当作工具使

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教育价值淡化了.

在探究课、复习课上如此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

公式,其育人作用不会亚于习惯的做法.数学

思想是自然的,思想指导下的方法也应该自然,

各种奇思也好,妙想也罢,如果不自然,意义就

不是很大了.

参考文献

f11余树林,袁新宝.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的十三种推导方法.中学数学杂志,2009(1):

2】一22.

面体、棱柱和棱锥中的对称.空问中对称的概

念r中一对称、轴对称、镜面对称).多面体的

截面.作截面.正多面体的表示f四面体、立方

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和二十面体1.

旋转体和旋转面.圆柱和圆锥.圆台.底、

高、侧面、母线、展开图.轴截面和与底平彳亍

的截面.球和球面,它们的截面.作为圆锥截面

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球的切面.多面体

的外接球和内切球.圆柱和圆锥的表面.

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物体体积的概念.

相似物体的体积比.立方体、平行六面体、棱

柱、圆柱的体积公式.棱锥和圆锥的体积公式.

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公式.球的体积和球的表

面积公式.

坐标与向量.空问中的笛卡儿坐标.两点

之间的距离公式.球面方程和平面方程.点到

平面的距离公式.向量.向量的模.向量的相

等.向量的加法和向量的数乘.向量之间的夹

角.向量的坐标.向量的数量积.共线向量.将

向量分解为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共面向量.将

向量分解为三个不共面的向量.

(待续)

献花(0)
+1
(本文系耀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