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宾市2015年农作物病虫情报(第7期)

 xc活人的娄子 2015-05-05

加强对玉米铁甲虫的监测与防控工作

2013年以来,我市玉米铁甲虫的发生为害呈现复苏之势。由于2014年有一定的虫源面积,且去冬偏暖,玉米铁甲虫死亡率低,虫源基数较大。近期随着天气好转,成虫陆续迁入玉米地为害。该虫的历史发生要加强监测,指导联防统治工作,确保玉米生产安全。

 

1.当前实况及预报

当前实况:据忻城植保站323日在古蓬、北更、遂意等乡镇调查,田间虫口密度最高1850/亩,加权平均736/亩。

发生趋势预报:根据虫情基数及作物苗情、气候特点,结合参考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全市玉米铁甲虫中等偏轻、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主要分布于忻城县和合山市。预计越冬代成虫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迁入玉米地,幼虫孵化盛期为4月中旬至4月下旬;防治适期3月上旬末至4月下旬。

2. 防治意见

2.1加强领导,抓好联防  必须坚持“密切监测、区域联防、综合治理、全面控害”的防治策略,做到“经费、技术、人员、物资”四到位,确保玉米铁甲虫联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2.2深入调查、掌握虫情 。玉米铁甲虫历史发生区的植保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调查,密切掌握虫情发展趋势,通过病虫情报、防治现场会、标语墙报、媒体宣传等,加速虫情信息传递及防治技术的普及,促进防治工作开展。

     2.3防治措施 防治玉米铁甲虫必需坚持以药剂防治越冬代成虫为主,以挑治幼虫(卵)和人工捕杀成虫为辅的技术策略和措施。防治成虫,在越冬代成虫大量迁入产卵盛期前进行施药防治或人工捕杀;挑治幼虫和卵,在卵孵化率达15%20%时进行施药。可选用杀虫双等氨基甲酸酯类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如防效欠佳,残虫(蛹)量仍较大时,可进行人工割除虫(蛹)叶扫残,集中烧毁灭虫,以减少第二代或来年的虫源基数。

作者(市植保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