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前如何复习

 许愿真 2015-05-05

  在最后一月理该怎样复习和备考,对考生十分重要。旭德高考咨询的专家建议,在这段时间,考生要做好复习规划,认真的查漏补缺。在此之外,考生和家长还要注意调整好心态。究竟该如何复习,旭德高考咨询的专家给你支招:

  1、语文 针对性和稳定性 

  在制定语文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注意“针对性”和“效率”。可以根据一诊、二诊考试暴露的一些问题来制定规划。

  此外,还要注意稳定性。越是临近高考,考生和家长越容易焦虑。比如构思作文的思路和结构方法、读诗读文章解题的一般顺序等,考生在平时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节奏习惯,如果在考前强行扭转,反而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学生最好稳定坚持既有思路和方法,可以进一步熟练、优化。

  数学 思考热点背后的数学问题 

  考生应该对一诊、二诊的试卷认真梳理,找到自己有哪些不足,是哪些方面的问题,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对于各方面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抱着能学多少是多少的心理,可以在老师、同学或其他人的帮助下,了解学习哪一部分最见效,该怎样吧复习的效率最大化。

  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不能更进一步的原因往往是对数学概念、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入,理解不深刻。近两年,高考数学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学生要注意把握细节,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

  英语 查漏补缺反复练习 

  英语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规划要视学生的基础而定,总体思路是明确考点,旭德高考咨询的专家建议现在以查漏补缺为主。英语备考要有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要保证质量也要保证数量。建议每天都把词汇、语法的专题扫一遍,完型、阅读要天天练习,每周练习两到三篇作文(包括大作文和小作文)。高频词汇也建议每天都要看。有些学生做题依赖语感,但语感有时也是会骗人的,所以还是要加强知识点的理解。

  其他科目 

  【化学】

  尖子生应注重高考压轴问题的处理方法;中上游学生要针对薄弱模块进行专题(题型)练习并总结;成绩普通的同学要熟悉课本上的知识点、实验等,不留任何盲点。

  【物理】

  近年高考物理呈现难度总体下降的趋势,所以回归课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重视实验。建议重新回顾高中阶段的各大动手实验操作步骤及工作原理,对于课本中出现过的演示实验也要翻看一下思路。

  【生物】

  成绩在50分以下的学生建议回归到最基础的概念和过程,把基础分数拿到手。50分-70分的学生,建议从错题出发,有针对地训练。70分以上的学生,将之前错过的题目再看一遍即可。

  【政治】

  要从题海中跳出来,回归课本。对照高考说明,对模拟题中未考查到的主干知识心中有数。对本年度内的重大事件要有所了解,这样可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有助于审题。统筹安排文综答题的时间,必要时要有取舍。

  【地理】

  最后一个月,一要重点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地理信息提取的准确度、敏锐度、完整度。二要进行仿真限时训练,建议一星期一次,整体做完约28分钟,预留5分钟检查。

  【历史】

  根据一年来的新闻热点、社会热点和学术热点,回忆有关历史知识。回归教材,查漏补缺。精做、研究试题。对不同类型的问答题,看答案从什么角度来回答。

  复习步骤 

  距离高考还有一月,从复习备考的角度讲,这一月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1阶段(最初两周),回归基础知识。

  可以根据一、二模考试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提高薄弱项,做好错题的记录。每个学科的答题顺序和时间,大题的几套解题思路要基本固定下来,会做的题要尽量提升速度。

  第2阶段(考前两周),复习出错题目和知识点。

  可以集中做一下去年的高考试卷,同时对考题进行一些预测。尤其文科考生,可以提前把考试知识点和当前社会热点做一个结合。

  第3阶段(考前两天),准备好解题思路。

  所有的解题思路都要准备好,尤其对比较“怕”的题目,要想好两三种策略。考前一天,理科生可以准备几道平时会做的选择题,在进考场前一个小时做一下,找一下做题的步骤和感觉。不建议考生在考试前还做试卷。

  心理应对 

  现象1:倦怠,即心理饱和现象,学不下去,也紧张不起来。这种心理会影响听课效率以及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对 策:不要和别人比较,关注自己每个小时怎么度过,而且要注意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

  现象2:出现心理空白,什么都不会了。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考试前或者考试中。

  对 策:这时要回忆一下自己绝对会的东西。在面对焦虑时,可以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还能够承受更大的焦虑,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现象3: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

  对 策:家长能帮的最大的忙就是让孩子吃好喝好。在这一阶段,家长不要关心孩子的成绩,而要关心孩子的感受。同时,家长表现得与平时一样就好,不要额外多做些什么,这样容易给孩子压力,让他更焦虑。此外,家长要多给孩子打气,给他信念,而不是降低标准或目标。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说考不上某学校没关系,能上一本就行了,这样的话看似是给孩子减压,实际上孩子可能会觉得家长对自己没有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