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恋狂怒

 汕头能率 2015-05-05

图:Aivasovsky Ivan Constantinovich


成都男女司机别车较劲,暴怒的男司机痛打女司机,是这两天的大新闻。人们开始一边倒同情女司机,男司机行车记录仪视频公布后,舆论逆转,觉得双方都不是“好东西”,甚至觉得:以我的理智,可能吃这种亏也就算了,打人不划算,有“男流氓”付出这么大的成本教训一下“女流氓”,也不错。


开车的人,一天不碰上一点烦心事,简直太难。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有人都做得很自然:绿灯一亮,你不幸是第一辆,在百分之一秒内,后面常有人狂按喇叭,似乎你想在十字路口安家;你莫名其妙堵在路上,因为有人气定神闲地停在单行道上;好不容易回到家,自己的私家车位被人占了……


种种类似很细微的挑衅,脾气再好的人,碰得多了,也有爆发的时候,更别说本身暴躁的家伙了。


以常理来看,插队、别车、占道、堵路,都会引发焦虑和担忧:影响别人怎么办?侵害别人产权怎么办?万一打架怎么办?我控制不住犯下大错怎么办?我和车上的亲友死伤怎么办?


所以挑衅者,往往不想常理,甚至,他们根本没有“挑衅”这根弦,他们的心智还不足以掌握常理。他们像幼儿园的孩子:我想要的,一定要马上得到;不管任何外在限制,你要满足我的愿望;全世界都得要顺着我;否则,就抓狂。


美国心理学家Heinz Kohut对此类人有精彩的描述:“当他人他物不合我们期待时,我们往往产生巨大的失望或气愤,就像手臂不听指挥或者我们视为当然的功能(比如记忆)失常。这种突然失控可以导致强烈的自恋狂怒。”


狂怒自然不计后果,摧毁一切,包括自己。很多成年人,多年辛苦经营的事业、感情和家庭,可能因为某件事,突然垮掉,而导致悲剧的这件事,甚至是TA假想的,无中生有的。家庭里的“自恋狂怒”杀伤力比马路上厉害多了,因为你无法回避,天天得呆在一起。“马路流氓”回家也往往不是好人。


自恋狂怒,我想,许多人都有亲身经验,没有百分百心理健康的人。只是有自觉的人,慢慢学会折弹,让自己安全;无自觉的人,无休止地挑衅他人,伤害配偶和孩子,自己充满风险,也给他人带去伤痛。命运给了再好一副牌,可能都要输。


建议参阅《毒愧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