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痛:媒体圈的这群人

 泓泉淼淼 2015-05-05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财经记者圈关注我们。


来源|传媒评论 作者|小白杨

转自财经女记者部落

新闻人


在拍摄新闻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只为在最佳的角度抓住新闻瞬间,主席台前专门为各路媒体人搭建了一个小平台,这个平台最多的时候有四个人同时站在上边拍摄——新闻就是这样抢出来的。


新闻民工




一位媒体人盯着录像机的监视器,笨重的机器要在会场随时转换位置,为的是让新闻视频画面更加多元化,提升美感。一位媒体人告诉我们,摄像机外加三脚架的重量,会超过40斤。


键盘侠




新闻现场,一部分记者扛着笨重的摄像机拍摄,一部分记者在场外写稿,为了推送第一手消息甚至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他们查阅资料,精益求精,政要新闻中容不下一个小小的误差!哪怕是一个小数据也要细心求证!


加班




报告的领导是媒体主要关注的人物之一。这个小小的角落中,最多会有十多位媒体人挤在一起。笨重的长焦镜头,一端就是几分钟——只为了拍摄到报告人抬头的一瞬间。


车马费




台下的的代表们的一举一动同样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何用镜头记录新闻瞬间而又不会让被拍摄人感到厌烦,绝对是一门学问。


颈椎病




一位在主席台下工作的媒体人。背后是数百位的人大代表。他的位置十分特殊,既要不影响背后代表们的视野,又要在第一时间内拍摄到转瞬即逝的新闻瞬间。无论是记者还是默默剪辑的后期每个人都有病——劲椎病。


假期




这幅图摄于人民大会堂,3月4日,在等明星政协委员的时候,两位电视台的女记者靠在墙上休息,一等就是很长时间。


朋友圈




长枪短炮,看似威风凛凛,但对记者来说,特别对于政务的报道,却要格外注意,一不小心,媒体生涯随时可能结束。镜头背后的人往往会被人忘记,但是,他们真的功不可没。媒体人被人看到的往往是头上三尺的光环,但背后的辛劳和无奈却鲜有人知。


处于风口浪尖的媒体人,再次向你们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