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 | 生命无常,先吃甜品欧阳应霁在他的新书《香港味道》中写到一个小故事: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来到一家著名的海鲜酒家,跟接待员说:我很想很想吃一次黄油蟹,我已经存了一整年的钱。但我算了一下带来的钱,如果吃了一只蟹,就再也没有钱吃炒饭和付茶钱了。酒家欣然接待了这位少年,送了炒饭免了茶钱。少年极度欣喜且专心致志地享用了一只肥美的蟹。欧阳应霁的观点认为:当一个小朋友用一年的辛苦储蓄去吃一只梦寐以求的黄油蟹而不是去买半打球鞋;当一个小朋友在同伴只肯花十元八块吃咖喱鱼蛋或者炸鸡汉堡之际,可以跳升几十级去吃一只鲜甜丰腴的黄油蟹,他的未来一定如蟹膏蟹油一样金黄灿烂。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一个同事听,他仿佛得遇人生知己般兴奋地搓着手说:哈哈,这简直说的就是我嘛,我终于为自己的贪吃无厌找到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同样是他,我们一起在小饭店吃饭,他看到我狼吞虎咽地饕餮一碗极为农家朴实的疙瘩汤,同时心满意足地享用一张硕大无比流着黄油的合子时,他惊骇得鼻梁上的眼镜都跟着颤抖。“姐姐呀,你的人生追求仅止于此吗?”闻听此言我羞愧地想钻到地缝里,为了掩盖我的凡俗不堪,我不得不对着盘子里的另一张诱人无比的合子SAY NO。 我想,如果以吃来衡量一个人的品位与追求,那我一定是刘姥姥的等级:我不懂得贾府里那工艺复杂的茄鲞是怎么做出来的,常常误认为鹌鹑蛋就是模样俊俏的鸡下的,用黄松做酒杯不如枕着它睡觉。阿弥陀佛,简直暴殄天物嘛。我永远想不通,为什么人类会为了口腹之欲耗费那么多的精神与能量,各色各样的菜谱,花式翻新的炮制方法,煎炒烹炸,蒸煮煨炖,光是那些工夫都觉得不值。倒是颇为羡慕古代故事里的懒婆娘,丈夫出门把大饼套在她脖子上,动动嘴就饱了。真妙。 炸酱面,三鲜馅饺子,疙瘩汤(西红柿鸡蛋做成),肉片炒豆角,是我美食菜单中的四大花旦,旁人知道,一定都会像我同事一样大跌眼镜,扼腕叹惜,似乎我的人生也注定如这番吃食一样了无生趣与新意。 不过近来我也稍稍开窍,皆因读到一句醍醐灌顶的话,洋人说的:生命无常,先吃甜品。明知许多事不受控制,故此享乐要及时。天灾人祸随时可能发生,所以有好吃的先尝鲜,新衣要第一时间穿上,还有,有话一定要讲,切勿吞吞吐吐,机会稍纵即逝,没有人愿意等。 甜品人皆爱之,故此巧克力永远是最爱,小熊维尼永远抱着空空如也的蜂蜜罐惆怅。而生活中最佳甜品是体贴兼有能力的伴侣以及聪明但听话的子女,夫复何求?甜蜜时时从心底溢出,不用吃香的喝辣的,生活也比蜜甜。但这两样都极之难求,或许整个人生都“余未之见也”。还是倚重自己的好。此刻最佳甜品是闲适之情,无所事事,像昨日那么明媚温暖的阳光,不折不扣地照进窗来,懒在床上拥被而眠,天塌下来都置之度外,直到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但好梦不长久,跟着的周一,又开始为生活营营役役,马不停蹄,闻鸡起舞,日落而息。从此相信,风流之后必有折堕。 整个人生,其实一句话可以讲完,便是与生活孜孜不倦地肉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