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坚谪巴蜀年谱、诗文、尺牍、文物综考(四)

 麗文館 2015-05-05

绍圣三年(1096年)52岁,在黔州   知命来黔,自绍圣二年在芜湖登舟。《山谷老人刀笔·与张叔和通判》:“知命七月半离芜湖,今已百余日,都不得一字。”绍圣三年三月,知命已入蜀,有书往黔州致山谷,任氏年谱注:“山谷书云:‘知命居士,得三月二十八日书,知庆儿已免娠,入夔州。’”
  嗣直,黄叔向,濂子,山谷从弟,知命从兄。山谷谪黔时,嗣直官涪陵县尉,后摄巫山县。
  知命,名叔达,山谷四弟。山谷有兄大临(元明),三弟天民(叔献)。史载知命少负奇节,人有臭味同者,推挽不遗馀力。有不可,虽衣冠贵人,必唾辱之。与刘师道同谒法云禅师于京师,夜归过李公麟,叔达着白衫,骑驴道中,摇头而歌,师道负杖挟囊于后,一市惊异,公麟为写图与诸友歌咏之。山谷谓知命作诗清丽可爱,然又谓“知命百事长进,惟此道(作诗)全无交涉,渠既不及,亦无下手处。”(《答清长老》);又《答濂溪居士》:“知命学识与笔力皆进于旧,但学道绝不知蹊径。”《山谷集》中有数首知命所作诗,当是山谷为之润笔而成。参见元符三年山谷诗文《题知命弟书后》。
  《减字木兰花》两首,“月中笑语”,“当年夜雨”,词中有“万里同依”、“儿女成围”、“欢笑尊前”、“千万里来”句,当作于知命抵黔州后,故系于是年。
  王圣涂。名辟之,字圣涂,青州营丘人,治平进士,绍圣三年知忠州。耿介不阿,执仗正义,支持、同情“元祐党人”,退居渑水,着有《渑水燕谈录》。参见绍圣四年山谷《忠州复古记》、《王圣涂二亭歌》。
  《题牧护歌后》,“后闻刘梦得”句,《豫集》作“后见”;“然不可解”作“亦不可解”。“要皆自叙,致五方之语”,一作“要皆自叙,五、七、十语”(见宋人姚宽《西溪丛语》上)。牧护歌,即“穆护歌”,乐府名,古代波斯祆教(火教)徒之遗曲,《西溪丛语》谓为出于祆教徒祀神之词。祆教徒于南北朝时进入我国,但并不传教。苏傒,又作苏溪,唐代僧人,所作《牧护歌》载北宋道原著《景德传灯录》卷三十。赛神曲,赛神者:赛神,又称赛社,奉命行祭礼,即报祭,秋收之后,以酒食报祭田神,在每年十二月举行。陆游有诗云:“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河桥看赛神。”参见《事物纪原·赛神》。刘禹锡《牧护歌》,《刘禹锡全集》未载。山谷初不解黔中赛神者夜歌赛神曲之事,谓苏溪作《牧护歌》,是“学巴人曲,犹石头学魏伯阳作《参同契》也”。姚宽《西溪丛语》:“《教坊记》曲名有‘穆护’字,已播在唐乐府。《崇文书》有‘牧护词’,乃李燕撰,六言,文字记五行灾福之说,则后人因有作语为牧护者,不止巴人曲也。祆之教法盖远,而穆护所传则自唐也。苏傒作歌之意,正谓旁门小道似是而非者,因以为戏,非效《参同契》之比。山谷盖未深考耳。且祆有祠庙,因作此歌以赛神,固未知刘作歌诗止效巴人之语,亦自知其源委也。”注意,陈垣先生有《波斯祆教入中国考》,已指出姚宽将大秦景教、祆教混而为一。苏溪作《牧护歌》与祆教赛神曲相似,实与祆教无关。山谷不解此事,说明祆教未传入巴渝地区。然黔州山民赛神之曲,与苏溪所作歌风格相似,易使人误以为巴渝地区有祆教传入。洪迈《容斋随笔·四笔·穆护歌》云:“郭茂倩编次《乐府诗》‘穆护歌’一篇,引历代歌辞曰曲犯角,其语曰:玉管朝朝弄,清歌日日新。折花当驿路,寄兴陇头人。黄鲁直《题牧护歌后》云:‘予尝问人此歌,皆莫能说牧护之义者。在巴、僰间六年,问诸道人,亦莫能说。他日船宿云安野次,会其人祭神罢而饮福座,客更起舞而歌木瓠,其词有云:听说商人木瓠,四海五湖曾去。中有数十句,皆叙贾人之乐,末云:一言为报诸人,倒尽百瓶归去。继有数人起舞,皆陈述已事,而始末略同。问其所以为木瓠,盖瓠,曲木状,如瓠,击之,以为歌舞之节耳。乃悟穆护盖木瓠也。’据此说,则茂倩所序为不知本原云。且四句律诗如何便差排为犯角曲,殊无意义。”云安、黔州祭神歌辞如此相似,是当地民歌风格使然,苏溪当是仿此而作。然山谷遇赦东下至云安,说牧护、穆护即木瓠,似待深考耳。《参同契》,又作《周易参同契》,旧题汉魏伯阳作。石头,指石头和尚,唐代希迁禅师之号,参见《禅灯录》。洪迈所引山谷文字,见《山谷别集》卷十,洪氏引文与山谷文字稍异,“乃悟穆护盖木瓠也”之后尚有文字:“如石头和尚因魏伯阳《参同契》也,其体制便皆似之,编《传灯录》时文士窜翰墨于其间,故其不知者辄改定以就其所知耳,此最校书之病也。崇宁三年八月,宜州喧寂斋重书。”关于“穆护”,《墨庄漫录》亦有简录山谷文字。邓少琴先生着《巴蜀史迹探索》(38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将“穆护”一词作巴人方言解,误。
  岳珂《桯史·蚁蝶图》云:“党祸既起,山谷居黔。有以屏图遗之者,绘双蝶舞,罥于蛛丝而队,蚁憧憧其间,题六言于上曰:‘蝴蝶双飞得意,偶然毕命网罗。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崇宁间,又迁于宜,图偶为人携入京,鬻于相国寺肆。蔡客得之,以示元长,元长大怒,将指为怨望,重其贬,会以讣奏仅免。其在黔,尝摘香山句为十诗,卒章曰:‘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如何春来梦,合眼在乡舍。’一时网罗之味,盖可想见。然余观其前篇,又有‘冥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之句,浩然之气又有百折而不衰者,存蚁计左矣。”山谷此诗自言当年得意,而今远窜(毕命)黔南,虽有功名,却是南柯一梦,有怨忿其中。若在京城,必不敢作此诗,而在黔南,真乃山高皇帝远。黄?《山谷年谱》系于崇宁元年,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词》因之,《新编》系于四年,今姑列于三年。
  《谪居黔南十首》。洪迈《容斋随笔》:“(山谷)又有《黔南十绝》,尽取白乐天语,其七篇全用之,其三篇颇有改易处。乐天《寄行简》,凡八韵,后四韵云:‘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鲁直翦为两首,其一云:‘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其二云:‘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如何春来梦,合眼在乡舍。’乐天《岁晚》诗七韵,首句云:‘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晏,物皆复本源。’鲁直改后两句七字,作‘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文人谓山谷此十诗,多讥其抄袭。用古人句,稍改后抒以己意,又有新意,可视为半创作,不当谓抄袭。黄?《年谱》按:“山谷谪居黔南时,取乐天江州、忠州等诗,偶有会于心者,摘其数语,写置斋阁,或尝为人书,世因传以为山谷自作,然亦非有意与乐天较工拙也。”四库全书本载五首,谓“今蜀本有十首”,本文自《山谷诗集注》选五首。此十首创作年代不详,且系于三年。
  草书《秋浦歌》。明宋濂《宋学士全集·跋黄鲁直书》云:“右太史黄公书李白《秋浦诗》,凡十七首,笔势潇洒,皆超轶绝尘。观公所自题,谓写此时云日流焕,移竹西牖下,旋添新翠,有携幽禽至者,时弄新音,翏翏可听,则其情景相融荡,而生意逸发于毫素间,至今如欲飞动。当是时,公方谪涪州别驾,自常情言之,必憔悴无聊,所见花鸟,溅目惊心;乃能藉之游戏翰墨,无一发陨  之意,非行安节和夷险一致者,有弗能也。昔人称公以草木文章,发意杼机,花竹和气,验人安乐,虽百世之相后,使人跃跃兴起者,岂欺我哉。绍圣二年,公年已六十二,故此书苍劲,比举学官丞秘书时如出二手。当时钱穆父不能深知,犹病公为拙,公尝谓李致尧云:‘书要拙多于巧,近时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呜呼,公言其有所感也夫。”“公年已六十二”,误。明王鏊《王文恪公集·跋黄山谷草书墨迹》云:“山谷书李太白《秋浦诗》,笔法颇不类故常,或疑非真迹,此不知书故也。公尝自评元祐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又云,绍圣甲戌在黄龙山中,忽得草书三味。”《东坡题跋·跋山谷草书》:“昙秀来海上,见东坡出黔安居士草书一轴,问此书如何?坡云: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吾于黔安亦云。他日黔安当捧腹轩渠也。丁丑正月四日。”东坡于绍圣四年正月初作此跋,故山谷草书当是三年作。二年,山谷始到黔州,迫于生计,且心绪不佳,作书不多。东坡所跋,是跋草书《秋浦歌》欤?钱勰(1034─1097)字穆父,钱塘人,彦远子,吴越王后裔,曾官河北、京东刑狱,元祐初知开封府。清人潘仕成撰集《海山仙馆藏真》卷十五收有山谷书《李太白秋浦歌十五首并跋》(张安国、杨士奇、王鏊、今释、耆英跋)。
  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又名《黄庭坚书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书卷》。《珊瑚网》书跋、《吴氏书画录》、《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日本《书道全集》第十五册等有载。有张铎、沈周等跋。纵三十七厘米,横三九二·五厘米。卷首已断烂,缺八十字。无款。清入乾隆内府,民国间,为溥仪售出与日本人,今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是卷无年款,当作于黔州,且系于是年。
  《与翊道通判书》,“茂宗当能道之”。茂宗,张兟,黔州副守。翊道通判,不详姓名,供职夔府,此信当是张兟带往夔府交与翊道通判。山谷又有朋友宋肇,字楙宗,茂、楙音同易混,且记于次:《山谷外集诗注》:“黄庭坚《放目亭赋》:‘走马承受,丁君作亭于其廨东北,吾友宋楙宗以为尽表里江山之胜,名其亭曰放目,而黔江居士为之赋。……”史容注:“山谷以绍圣二年安置黔州,历三岁,以黔江自号。丁君廨,当在夔州。……盖楙宗时宰巫山,为丁君求作此赋。楙宗,名肇。”《夔州府志》有宋肇《峡口》诗。《蜀藻幽胜录》有宋肇《夔州重葺三峡堂记》,款署“元祐九年三月二十九日,朝奉郎充夔州路转运判官上骑都尉赐鱼带宋肇记”。《四川通志·夔州府·古迹》“三峡堂”条:“宋元祐间运判宋肇改锁江亭为三峡堂。”又引宋肇《三峡堂记》:“……余以元祐八年五月持节本道。……元祐九年三月二十九日记。”是知宋肇为夔州转运通判并作此记,时山谷在分宁待辞免之命。《次韵楙宗送别二首》有“一百八盘天上路,去年明日送流人”句,一百八盘,见绍圣二年。去年,绍圣二年,山谷于是年三月底抵巫山,过一百八盘,“盖楙宗时宰巫山”,由诗句可推知楙宗送山谷过江至南陵山下,故将此诗系于绍圣三年。
  黄庭坚黔州题名。任渊《年谱》注:“杨皓,字明叔,眉之丹棱人,官于黔中。”山谷谪黔,杨皓从之游。任编年谱中,杨皓之名始见于绍圣四年,然其于山谷初谪黔时即与山谷有书信来往,山谷《与明叔少府书十七》(见于《四·别》)有云:“忽蒙赐书,存问勤恳,且承安贫乐义,不溷乡党,卖屋以为道途之资,载书以为到官之业,想见风采,定慰人心。国有君子,何陋之有。不肖早衰,五十而无闻,使得中寿,日月馀几?”元年,山谷尚未到黔州,信中虽云年“五十”,实是约数,此信实在黔州发,当是绍圣二年,杨皓从山谷游,当自是年始。与杨皓又一书有云“而不知先大夫与亡叔给事又有同年之契”,给事,即山谷叔父黄廉,嗣直父,官吏部给事中。杨皓为“少府”,《清波杂志》卷十:“古志百里之邑,……(县)尉督其奸,故尉曰少府。”《黄庭坚黔州题名》,文字为“杨皓明叔、任刊子修自城西来,会于石间。涪翁题”,《八琼室金石补正》有载,陆增祥考为“近出彭水土中。彭水有山谷祠,石即于祠侧掘得之。在宋为黔州地,盖安置黔州时所题也。杨皓、任刊,史俱无传,题名不记年月,当在元祐间。”陆氏考为“当在元祐间”,误。杨皓在彭水任官,约于绍圣五年期满,欲再往戎州谋事,以期从山谷游,参见山谷尺牍《答李长倩》。光绪元年《彭水县志·金石》,有《黄鲁直题石》,云:“道光间,小北门居民掘土得石刻云:‘杨皓明叔、任刊子修自城西来,会于石间。凡十六字,旁有涪翁题三字,字画完好,宋代真迹也。”此石原存彭水城内“汉葭公园”,后移至县文化馆后之石穴中,“文革”中,县修招待所,此后,该石不知所之。民国间,此石照片曾刊于《彭水概况》,1997年,又刊于《彭水县志》。山谷谪黔后,杨皓为其最器重者, 然杨皓不为当道重用,参见元符三年。重庆博物馆藏有此刻拓片。

黄庭坚谪巴蜀年谱、诗文、尺牍、文物综考(四)
《黄庭坚黔州题名》拓本

  《减字木兰花》。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将“岑嘉州”改为“老杜”,并注云:“‘老杜’原作‘岑嘉州’。遍检集,及《全唐诗》,未见岑参有此作。只有杜甫集中有之,题曰《月夜》。山谷是精熟杜诗者,不应误记。但世传各本黄词皆如此。今据杜集僭改,并以存疑。”
  王献可,字补之,山西泽州人。曾知麟州,西作坊使,英州刺使,知泸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左麒骥使、英州刺使、权发遣梓夔路钤辖、管勾泸南沿边安抚司公事王献可降一官。”“献可以元丰末及元祐中上书议论朝政,附会奸党,故有是责”,于元符二年五月罢官。《宋史·王云传》:“父献可,仕至英州刺使、知泸州。黄庭坚谪于涪,献可遇之甚厚,时人称之。《元祐党籍碑》有王献可名。参见《蜀中广记·神仙记·粱陆弼》、陆心源《元祐党人传》、本文元符二年。
  王秀才。王霁,字子龙;王云,字子飞,二子皆献可子。霁,崇宁时,为谋议司详议官,上书言蔡京罪,黥隶海岛,钦宗复其官,从种师中战死。参见《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山西通志》。云,进士,从使高丽,撰《鸡林志》以进,擢秘书省校书郎,出知简州,迁陕西转运副使,宣和中,为兵部员外郎、起居中书舍人,金人陷太原,召拜刑部尚书,《宋史》有传。此王秀才,即献可次子王云子飞,参见文征明《跋山谷书阴长生诗》。山谷与王氏兄弟多有书信来往,参见山谷尺牍《与王子龙书七首》。
  曹谱、张兟(一作诜)。任渊《年谱》:“山谷初到黔南,曹谱伯达、张兟茂宗为守贰,待之颇厚。”《山谷外集诗注》:“曹谱,字伯达,黔州太守。山谷初到,曹待之甚厚。”山谷《与张叔和书》:“某至黔州将一月矣,曹守、张兟相待如骨肉。”《与杨明叔书》:“守、倅皆京洛人,好事尚文,不易得也。”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跋黄太史帖》:“前辈谪居,类为州县长吏所不礼,甚者恫疑虚喝,或又从而加害焉。太史居黔中,守贰曹伯达、张茂宗既善遇之,虽一椽曹亦致蔬笋之馈,风味良不浅矣。承望要人者观此,宁不知怍云。”曹谱离任时间,见绍圣四年。继任者高羽。
  《答泸州安抚王补之书》“伯氏及诸弟各已赴任”。伯氏,即兄黄大临元明,曾官萍乡县知县、赵州司理。元明子朴,官杭州盐官尉。三弟黄叔献天民,曾官湖北转运使;从弟黄叔向嗣直,曾官涪陵尉、摄巫山县;知命不仕。
  苏伯固。苏坚,字伯固,元祐间从苏轼于杭州,后为铅山知县。苏氏送知命一行溯江而上,然苏氏似未进峡。
  《答王秀才书》“王定国尚未到,计是益州干事淹留耳”。王定国,即王巩,曾倅扬州,从苏轼游,轼得罪,巩窜筠州、宾州,名列《元祐党籍》。据此《答王秀才书》,知巩时在益州,约在是年,在贬途中,具体时间不详。参见山谷元符元年《书姚君玉诚轩记后》。
  光绪《彭水县志》引山谷《摩围阁跋自作草书》文字与《珊瑚网》所录文字有异,以《珊瑚网》文字为是。
  《与秦世章文思》“小侄?”,黄?,知命子。《新编》作“梠”,误。参见中华书局仿宋版《山谷诗集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