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贷字

 每天学习一点 2015-05-05
=代(顶替)+贝(钱)。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替换、顶替。

造字本义:缺乏资金,借钱顶替

貸 ,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施予;给予。


12月12日,在第九届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上,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谈到,许家印总共39亿的自身资本,贷款可以做到两万亿。这就是中国式的金融。最成功的做法应该坚持敬天爱人的祖训,一步一步地来,你想挖别人的心,应该担心自己的心会不会被人挖走。


贷【贷貸】(dài

  “贷”,繁体为“貸”。形声字,从貝,代声。

  “代”为更迭、替代;“贝”为古代货币,借指钱财、货物。“代”“贝”为“贷”,示意代替别人做钱财的主人,此为借入;或者让别人替代做钱财的主人,此为借出。“贷”即借出与借入。

  《广雅·释诂》:“贷,借也。”“贷”为信贷、借贷、贷款等。借入或借出是“贷”的两种形式。针对行为人而言,借出一方为放贷,借入一方为借贷。《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说庄周家中贫穷,于是到监河侯那里借粮食。王符《潜夫论·忠贵》:“宁见朽贯千万而不忍赐人一钱;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揭露了为富不仁者宁可看着穿钱的绳子朽了,也舍不得给别人一文;宁可看着仓里的粮食烂了,也不舍得借给别人一斗。这里的“贷”即为借出。

  “贷”为推卸,即让他人去代替自己的责任。“责无旁贷”表示自己的责任不可推卸给旁人。“贷”也为宽恕、饶恕,如对于罪大恶极的人要“严惩不贷”。

  “贷”字上面的“代”可以解释为代价,表明借别人的钱财来用,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自古以来就有人专门以放贷为生,即以贷放货币或者实物来获取高额利息,这种人被称为“放高利贷者”。放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后盛行于各个朝代。虽历代王朝多有禁令,但终因其高额利息的强烈诱惑而屡禁不止。高利贷的形式有印子钱、驴打滚、放青苗等。印子钱是清朝时期高利贷中的一种形式,放债人以高利发放贷款,本息到期一起计算,借款人分次归还,每次归还都要在折子上盖一印记,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印子钱”。《清史稿·张照传》:“民间贷钱征息,子母相权,谓之'印子钱’。”民间借贷中,将利息转为本金再计息的方法称为“计复利”,俗称“驴打滚”,其最终结果是导致在基础贷款额不变的情况下还贷款额却急剧增加。此外还有“锅边滚”、“老鸦叫”、“放青苗”等放贷手段。《红楼梦》中把宁国府整顿得井井有条的大管家王熙凤就曾克扣丫鬟的月例钱去放高利贷。闻名于世的晋商,他们的山西票号号称“汇通天下”,但其中不乏放高利贷者。

  现在所说的“贷款”,是指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根据必须归还的原则,按一定利率,借钱给用钱的部门或个人。但此“贷”非彼“贷”,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贷款分为活期贷款和定期贷款两种:活期贷款随时可以回收,定期贷款到约定日期收回。贷款按有无抵押物分为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抵押贷款的借款人须提供物质担保,信用贷款仅凭借款人的个人信用。一年以内的贷款称为短期贷款,一年以上的贷款是长期贷款。贷款是资金流通的重要方式,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贷款赢利,借款人通过贷款解决生产或消费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